Fashion
Art
Wellness
Paris
Hommes
Follow
世界快將末日?4個超現實藝術家讓我們反思荒謬日常
Karena Lam is On Our Cover
#FigaroExhibition 群星力撐MF X Leung Mo《See You In My Dream》展覽
#FigaroExhibition Wyman 揭曉 Figaro Exhibition 第二站!
法國五月French May專訪四位香港文藝代表
#FigaroIssue 容祖兒封面專訪|追逐歌手夢
#FigaroIssue 專訪陳漢娜Hanna與Takuro|模特情侶談愛情
當巨蟹座遇上處女座 Tyson Yoshi x 林家謙
Art
38.37k views

世界快將末日?4個超現實藝術家讓我們反思荒謬日常

20.03.2020

假如Magritte活在今天,他將代表自由

超現實主義畫作的魔力以及為視覺帶來的衝擊,常被現今社會用於二次創作當中,包括達利的《永恆的記憶》二創成辛普森家族或芝麻街,《利加特港聖母的第一幅習作》(The First Study for the Madonna of Port Lligat,1949)變成諷刺性政治漫畫,更有人將瑪格列特的作品《Golconda》製成短片。插畫家 Pon’Seed 也曾參考《Golconda》作品進行二次創作,將其名為《當荒謬成為日常》,扣連社會近期事件,為作品重新定義。

瑪格列特的作品《Golconda》網上圖片

與其說是治癒作用,更多的是告誡。

Pon’Seed 在二次創作作品《當荒謬成為日常》中撰文解說:「手腳被綁,膠袋頭套被指為自殺。街上出現的腰部斷為兩截的屍體。墜樓身亡,卻沒有任何巨響和鮮血。海上出現雙手被綁口封膠紙的浮屍。⋯⋯他們不是一堆無可疑的數字。當荒謬成為日常,請拒絕麻木,麻木只會令歪理變常理。若從天而降一具具的屍體,你會怎樣?」Pon’Seed 這幅作品描繪香港近期自殺個案急升,卻一一被指「無可疑」的情況,以超現實方式刻畫社會現況,至今獲過萬點擊及分享。

《當荒謬成為日常》,靈感來自瑪格列特的作品《Golconda》

「超現實畫作多於現實與幻想之間,將社會現況以誇張手法呈現,不單是視覺衝擊,也能帶給觀眾深層思考現實的荒謬」。Pon’Seed 從中學至大學專注於選讀藝術,希望能以藝術表達自己心中的想法,同時亦希望透過創作,表達自己所相信的事物,甚至真相。她本身的插畫風格其實偏向柔和,《當荒謬成為日常》是她首次以超現實風格進行創作。起初的自殺新聞令全城議論紛紛,但「適應力強」的香港人面對每日一宗甚至多宗無可疑自殺新聞,逐漸變得麻木,關注度亦隨之而減少,Pon’Seed 希望透過超現實主義的誇張表達方式,再次喚醒香港人關注。「與其說是治癒作用,更多的是告誡,未來會更加荒謬,若不正視問題,作品便有可能成真。」

回看Magritte的作品,徬彿都是世界正在發生的事。

Pon’Seed 從小學已有留意超現實主義藝術家的作品,藝術與時間會產生化學作用,畫作帶給觀眾的意義亦隨時間有所變化,她以瑪格列特於1929年創作的《形象的叛逆》(La trahison des images)為例,瑪格列特畫了一個煙斗,再寫上「你看到的不是煙斗(Ceci n’est pas une pipe)」,Pon’Seed 認為作品的意境與現今社會不謀而合,「正如一張新聞相片說明他是受害者,但新聞內容或網上言論會指佢是罪犯。」當新聞攝影也能指鹿為馬,真相與超現實藝術一樣化為虛幻。

香港插畫家Pon’Seed

Pon’Seed 之所以創作出《當荒謬成為日常》,也是基於瑪格列特作品《Golconda》對她的意義有所轉變,「小學時接觸瑪格列特的作品,當時覺得這種天馬行空的風格只存在於另一世界,但現在回看他的作品,自然聯想起現實環境,彷彿都是世界正在發生的事。」也有朋友向她憶述如今再看到原作《Golconda》,感覺已大不如前,現在只餘下一幕幕扣連現實的負面想像。

對比超現實風格畫作,Pon’Seed 反倒希望日後更能忠於自己風格,以柔和的畫風治癒人心,「《當荒謬成為日常》只屬二次創作,構圖始終屬於瑪格列特。」但若然遇上具爭議或警剔性題材,她也會嘗試以超現實方式向讀者呈現,提高大家關注,「超現實風格更能促使麻木的人思考深層次問題。」她形容香港再不是文化沙漠,每個人都更樂於透過藝術為自己發聲,更留意它的存在價值,當文字無法訴說內心那份難以言喻的感受,藝術變得更聲嘶力竭。

超現實藝術需要存在,它代表自由。

現今社會科技發展迅速,每日能接收的資訊還多於腦袋儲量,影響所有人的生活模式,甚至創作靈感仍無法脫離現實社會。超現實主義在現今社會的定位或有所轉化,畫作在當代藝術不再異想天開,挑戰人類想像,反倒更貼近現實,猶如破開一顆內裡腐爛不堪的蘋果,背後帶出的訊息反而比一般畫作更為鮮明。這是超現實主義從20世紀的天馬行空,對未來產生想像與希望,至21世紀回歸現實,對未來產生告誡與警剔,是的一種藝術演變過程,即使再異想天開,我們終究無法脫離現實。藝術的存在價值正不斷被放大,成為精神食糧,「藝術有種治癒心靈的作用,在情緒低落時,看到相關的作品能平伏心情,有種被理解的感覺。」

藝術同時也代表著一種核心價值,「現今社會風氣更需要超現實藝術的存在,它代表自由,代表我們仍有表達及創作的自由。」若我們失去創作自主的權利,失去對一幅畫布的無窮想像,藝術將伴隨自由一同殞落,「我們必須心存希望繼續創作,也要思考如何以作品鼓勵別人繼續創作。」不受限制的幻想是創作的力量,讓自由,得以從藝術中盛放。

當代超現實藝術家:以不同方式呈現超現實的力量

藝術的價值及存在形式隨時代轉變,它不能被定義,亦不受時間限制,當代超現實藝術家不再局限於畫作,以不同方式呈現出超現實風格,也對社會現況存在獨有的意義。

本地超現實影像攝影師 — Surreal HK

我想帶點歡樂給大家,生活充斥太多負面資訊,希望大家能笑一笑。

本地攝影師 Tommy 於三年前從外國回流香港,他留意到香港人於極為壓抑的環境下生活並不快樂,啟發他以超現實方式進行創作,開設社交帳戶 Surreal HK,分享在香港攝影及經修圖後所呈現的超現實作品。作品主題圍繞日常所見事物、電影以及香港社會現況,帶領讀者以另一角度審視事情,令人容易消化,以輕鬆方式脫離新聞資訊的繃緊。

本地超現實陶瓷藝術家 — Johnson Tsang

創作靈感來自靈魂,並非由我刻意構想出來,我相信每個人所獲得的天賦背後總有它的意義。

Johnson 接觸陶瓷藝術接近30年,1991年正值三十而立,毅然辭去警長一職,專心投入陶藝創作。他多以社會事件融合自我靈魂的探索,將個人感受以作品轉為語言。作品當中常出現大頭嬰兒,在他眼中嬰兒代表未來,也常出現於講述教育、世界、戰爭、環保等作品當中。他不會為作品提供太多傳譯,鼓勵觀眾打開自己的心,以自己方式欣賞他的作品,為作品注入個人思想。

《Karma – A Dish of Future》,這是他30年陶藝創作以來製作最長時間的作品,歷時9個多月,描述人類蠶食地球,也等同殺掉下一代的未來。

波蘭超現實畫家 — Pawel Kuczynski

I live my works open to many interpretations. I like, when the people, finding they own interpretation.

《Love and Justice》
《Love and Justice》

來自波蘭的畫家 Paewl Kuczynski,2004年開始創作插畫,至今已獲逾100個獎項及榮譽。他的畫作充滿想像力及諷刺意味,以超現實手法表達所見的社會現象,橫跨戰爭、資本主義、網絡及貧窮等議題,帶給觀眾視覺上的刺激,同時也精闢地解析現代人的生活行徑問題。他的作品名稱大多只以一個英文詞語表示,不為作品提供太多闡譯,由觀眾自行演繹作品的意義。

Recommend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