Fashion
Art
Wellness
Paris
Hommes
Follow
30年前的底片:專訪Kary Kwok推出黑白攝影集 「BOOKED 大館藝術書展」先睹為快
Karena Lam is On Our Cover
#FigaroExhibition 群星力撐MF X Leung Mo《See You In My Dream》展覽
#FigaroExhibition Wyman 揭曉 Figaro Exhibition 第二站!
法國五月French May專訪四位香港文藝代表
#FigaroIssue 容祖兒封面專訪|追逐歌手夢
#FigaroIssue 專訪陳漢娜Hanna與Takuro|模特情侶談愛情
當巨蟹座遇上處女座 Tyson Yoshi x 林家謙
7.58k views

30年前的底片:專訪Kary Kwok推出黑白攝影集 「BOOKED 大館藝術書展」先睹為快

17.12.2021

曾擔任《Amoeba》時裝編輯和《Razor Red》雜誌主編,長期與「非常林奕華」合作擔任藝術指導及形象設計的Kary Kwok(郭家賜)今年動作甚多。5月年在JOYCE Art Month 舉行了《Revisiting》展覽後,最近又在大館的《BOOKED: 香港藝術書展》推出《Kary Kwok x Marble  Print & Clay 》攝影集,回顧30年前的作品,以印刷品帶來「既熟悉又陌生」的感覺。《MFHK》與他作了一次詳談。

郭家賜30年前菲林出土:《Kary Kwok x Marble Print & Clay》

如果你也熟悉90年代的本地時尚、文化界,一定聽過Kary Kwok的名字。Kary 90年代從倫敦學習攝影回港之後,加入黎堅惠主編的《Amoeba》雜誌工作,一直沒有離開過時尚文化、造型設計、劇場美術等創作。最近在林奕華的面書上讀到幾篇林氏寫的「搜神傳」,回顧他與Kary Kwok的相識多年的友誼,當中有不少舊照片——正看得津津有味時,就看到了Kary推出「全新」攝影集的消息。

郭家賜新書《Kary Kwok x Marble Print & Clay 》(圖片來源:受訪者提供)

《Kary Kwok x Marble Print & Clay 》裡只有18張黑白相片,全都是80年代尾-90年代初拍下的,風格冷峻蕭索,跟後來《106 men 69 women and 10 in between》的幽默camp風格大異其趣——跟林奕華貼堂那些「生活化」系列也大異其趣,據說是從成百上千張菲林之中選出來的「18美」,到底當中取捨編輯的標準是什麼?

(圖片來源:受訪者提供)

從成千的佳麗中選出18張黑白精選:倫敦/香港

「這是一個頗漫長的過程。本來有更多,選出100多張後,本來想全部都用,但後來發覺將那麼多不同題材的相片,效果可能顯得十分雜亂,主題反而不清晰。」Kary Kwok回答:「我總是記住『Less is more』,寧願展示少一些相片,但它們獨立看每張都是寧舍有感覺,18張放在一起時又能呈現另一個故事。因此,今次可以說是以較抽象、超現實的方式,用影像來敍述的影集。另外,不同相片之間也需要對比和呼應,揀選的過程經過不斷重新編輯。最後,在自己拍攝的相片以外,我特別加入了兩張不在別處買回來的二手菲林的相片,希望帶來不一樣的效果。」

(圖片來源:受訪者提供)

在英國小鎮二手店買下兩疊別人的菲林?乍聽之下有點莫名其妙,到底原因是什麼?愛美的他的答案自然不過:因為靚——指的是那二手菲林的包裝。Kary說:「某次在英國一小鎮旅行,在一間二手店先被一個信封吸引住——以前的菲林會被存放在工業式/觀光客式設計的信封內。我覺得那包裝很漂亮才買下了這兩疊菲林,但其實一直沒有認真查看。直到最近開箱,睇返40年前嘅菲林底片,想將之變為做電子檔案時,才發現這兩套二手菲林的相片很有趣,有點似我的風格,完全是一份緣份——不獨是我們的選擇,而是物品選擇了我們。」

80年代遊學日本,成為傳奇時尚品牌模特

在林奕華寫那篇Kary「對照記」裡,除了有新影集中剃得極短頭髮的少年大頭自拍(林氏形容為「神仙弟弟」),更有更後來在英國時期的Kary:「頭髮又長又鬈如鍾楚紅」、「令人不能抗拒的卡拉斯瑪」、「男版葉楓」,還提到「在東京,他是時裝品牌Men’s Bigi 的模特」。

英國時期的Kary(圖片來源:受訪者提供)

「17、18歲第一次去東京是旅行,當時日本的時裝、音樂、雜誌、流行文化盛行。感覺極有歸屬感,很想在當地生活,後來有一次去了1年半時間,學習了很多東西,見到了不少時裝設計師,音樂人、藝術人,大開眼界。」Kary說起與日本的緣份,還有年青讀者未必知道的當年潮物:「Men’s Bigi 當年的男裝是十分有趣的,當年已有一種「懷舊」的感覺,有一些vintage 的造型。另外,有很多特別的圖案設計,如paisleys腰果花恤衫,吊帶上也有,其設計、色調也平衡得非常美妙。很早它也就有androgynous (中性)的造型,如三個骨褲、闊身blouse,女裝也很像男裝,對我而言十分吸引。」

(圖片來源:受訪者提供)

90s對照記:「熟悉又陌生」的舊照片

林奕華寫到,85年在進念已見過Kary Kwok,後來倫敦唐人街租帶公司(給年青的讀者,租帶即是30年前的「線下Netflix」),看見一個身罩皮夾克高佻少年手捧電單車頭盔走進店來——「之前是不食人間煙火,現在是風霜伴我行」,林氏自此開展了與Kary長期的友誼和合作關係。Kary 說:「去倫敦時,當年也是一個窮學生,所以要做兼職找外快,因而與在香港曾經碰面的林氏重遇。」

(圖片來源:Edward Lam Facebook)

1990至1995 在Brixton 合租住所日子,林氏形容像一段「精神貴族」的青春歲月,日間去二輪戲院看作者電影,晚上看未紅時的Take That演出 。對Kary 而言,那段日子給了他最大的啟發是什麼?「那是一個很大的文化衝擊,Brixton是一個很多黑人和其他種族人士聚居的地方,也有很多藝術家、創作人。對我最大的啟發是很多不同種種族、文化的人是可以共存的。在Shared house,與來自希臘的家庭、 牙買加的攝影師、加勒比的藝術家,還有來自伯明翰的攝影師一同居住,這間屋令我學到了很多:希臘和牙買加的美食、還有他們的音樂、語言和其他文化——也就是今天說inclusiveness(包容性),多元文化發展。」

(圖片來源:受訪者提供)

到了倫敦正式學習攝影,Kary期間拍下了數不盡的相片,30年後他想將之變成電子檔案,方便收藏,於是萌生新影集的意念:「(這批相片)大部分是來自80年代尾至90年代初,那幾年還在讀攝影的時期。回看那段時期的風格,某程度上頗為學院派,可說是學生功課,但同時比較純粹。現在我的構圖和拍攝對象,會比較複雜。這次的新書可以回塑到比較純粹的個人風格,例如自拍照中的我有一個比較lost(迷失的)感覺,現在應該不會拍這樣的相片,尤其對象是自己。而影樓的作品,則看到當年和如今的相似,所以我說這是『熟悉又陌生嘅感覺』。」

從攝影師變成「Image Maker」

「當年自己還在讀攝影和剛剛讀完的時間,還在摸索在攝影上的風格和可能性。「現在對攝影的視野會擴闊了。因為現在做的事多了,可以稱為『Image Maker』,與攝影師的分別在於後者要有相機在手,但前者未必要有,但仍能創造出形象,以前則是純粹的攝影師。」

(圖片來源:受訪者提供)

Kary談到了新影集的印刷概念:「此前曾與Marble Print & Clay 合作,今次想嘗試silk screen(絲印)與我的相片的呼應。我喜歡報紙的紙質,但一直都未有機會找到合適的題材,今次的相片印到報紙的紙質會帶來較raw的感覺。報紙的紙質很脆弱和薄,可以令影像『透底』,帶出另一層次的效果。報紙的紙質也是一種『又熟悉又陌生嘅感覺』,因為我們可能已很久沒有買、沒有接觸報紙,所以『懷舊』感也很切合這18張相的主題。印刷和攝影的創作是可以結合,絲印講究手工,但攝影相對是較機械式的。因此,今次我想多一點human touch 在較冷較dark的相片,因此有這次嘗試。這就是Image maker,多於攝影師的分別。」

(圖片來源:受訪者提供)

「在數碼時代print medium 的存在意義,是它把影像物質化。當然手機上網可以看到影像,但如果能夠善用印刷的獨特性,仍然是十分獨特的媒介。很多年青人都覺得看得太多screen,而且沒接觸太多雜誌文化,因此我發現年青的朋友更對printed matter著迷。現在是我們再次發掘印刷品可能性的時候,吸引更多人看回印刷出版物。」

Instagram已取代攝影師portfolio,更方便宣傳自己

筆者好奇,那麼多的底片出土,怎可能只出一本書?「還有很多菲林未處理呀,之後會再找新的主題編排,看看可以是用出版物、或是展覽方式呈現。菲林中很多相片都很珍貴,可以看到倫敦、香港的巨大變化,遲些也許再出書。」

Kary 在BOOKED: 香港藝術書展分享私人珍藏圖書,也包括《Madmae Figaro》(圖片來源:受訪者提供)

最後,活在這個「影像疲勞」的年代,一向cynical的筆者難免想提問一些帶有負面傾向的問題,作為一個運用攝影媒命創作多年的創作人,在Instagram的時代,對你/攝影最大的影響是什麼?可惜被訪者正能量滿載,給出正面積極的答案,甚至反過來被他的樂觀感染。

「我想起以前做攝影師要有一個實體的portfolio ,把相片印好編好,少許文字介紹,好讓自己帶出去見編輯或畫廊。Instagram已經取代了我們的portfolio,讓我們展示自己,並進一步與人溝通。我個人也對IG很著迷,畢竟我也是image maker——影像先行。但我發現現在不少藝術家和攝影師也加入不少文字,帶出更清晰的表達。因此IG是宣傳攝影師、藝術家很重要的平台。」

(圖片來源:受訪者提供)

「悵望卅秋一灑淚,蕭條異代不同時。」張愛玲在影像自傳《對照記》裡面描寫回看自身,也是一種「既熟悉又陌生嘅感覺」。或許,如Kary自己所言,他離30年前的個人攝影風格已經很遠(從迷失慘綠少年到成熟的造像專家),但有一些本質是不變的:譬如對新事物的無限好奇心、譬如不斷創作的活力、譬如對時尚、對美學的關注……同一時間,Kary 還編了一本《Clips of Glamour Rebacca Pan 潘迪華 Press clippings 60s-80s》,各位粉絲請到《BOOKED: 香港藝術書展》先睹為快,並留意《MFHK》詳細報導。

《Clips of Glamour Rebacca Pan 潘迪華 Press clippings 60s-80s》(圖片來源:受訪者提供)

《Kary Kwok x Marble Print & Clay 》
Size A1,Printed on newsprint paper ,18 pages ,Edition 50

BOOKED: 香港藝術書展 | BOOKED: Hong Kong Art Book Fair

日期:2021年12月16日 - 2021年12月19日
地點:香港中環荷李活道10號大館賽馬會藝方一樓展廳及F倉展室

    Recommend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