愛馬仕這3個字彷彿象徵着卓越品質與精湛工藝。大家都知道一個愛馬仕手袋的製作過程繁複,蘊含無與倫比的技藝,然而,即使是小小一條皮革錶帶,原來其製作所需的時間與心力同樣毫不遜色。在瑞士比爾(Bienne)這片與鐘錶歷史密不可分的土地上,坐落着愛馬仕的製錶工坊和皮革錶帶工作坊,這是每條愛馬仕錶帶的出產地,也是一個關於時間、手藝與品味的旅程。而這一切,從鼻間縈繞的那縷皮革香開始。
當筆者踏入隱身於瑞士比爾的愛馬仕製錶工坊和皮革錶帶工作坊時,有種終於能夠闖進愛馬仕世界見證品牌傳說的感覺,我們耳熟能詳的「愛馬仕工藝」到底是什麼一回事?很快便能親身體驗得到。這座外觀低調、內裏卻蘊藏非凡氣韻的工作坊,是Hermès皮革錶帶的誕生地,更是手藝與時間優雅交會的舞台。
愛馬仕早於上世紀初就開始首度製作皮革錶帶。1912年,小時候的Jacqueline Hermès(Hermès創辦人Thierry Hermès的孫女)常把懷錶扣在衣服上或藏於口袋裏。於是,其父親Émile-Maurice Hermès特別為她設計一個精巧的懷錶皮套(porte-oignon),讓她能把懷錶繫於手腕上。他運用品牌製作馬具和馬鞍的專門知識,創作了一款可以把懷錶穩固地裹着的皮錶帶,切合其形狀和弧度,確保懷錶得到最佳的保護。這經典作品標誌着品牌第一枚腕錶的誕生,不但體現了愛馬仕家族的澎湃創造力,更像是一段傳奇的開端。Hermès藉由製作皮革錶帶而進入製錶的領域,2003年,第一枚搭載Vaucher機芯的Dressage腕錶面世,品牌亦開始積極參與研發自家機芯,進入高級製錶之路。2006年品牌注資Vaucher高級機芯製造商,更在瑞士設立製錶工坊和錶帶工作坊,象徵品牌將馬具工藝與製錶創意完美結合。而這幢於比爾建立的專屬工作坊,自2006年納入愛馬仕鐘錶部門的製錶工坊以來,便成了品牌鐘錶系列的隱形靈魂。
參觀旅程的開端,是叫人大開眼界的神秘基地——恆溫倉庫,所有用作製造錶帶的皮革就是被收藏於此,與製作皮包及馬鞍所使用的皮完全一樣。皮革種類非常多樣化,光是小牛皮從柔軟程度到外觀,就可以分成十多種。珍稀皮革如駝鳥皮、短吻鱷魚皮與山羊皮等皆在此被細心儲存。
愛馬仕將錶帶的製作比喻為「十二幕芭蕾」——每一道工序皆如舞者般精準流暢。從首幕選皮與剪裁開始,選皮的過程非常嚴格,稍有瑕疵的都不能使用。另外還要確保長短兩段皮錶帶的外觀紋路是一樣,例如鱷魚皮的格紋大小及外觀都要一致。其後是修飾削薄、黏合、做記號、描線、標孔、手縫……縫合時採用專屬的馬鞍針法(Saddle Stitching),以單線雙針交錯縫製,確保錶帶強韌與美感兼備。
「細節」正是Hermès的語言。來到表演的第七幕,錶帶邊緣經過反覆打磨、封蠟與上色,使之最終圓潤光滑。還要摺弄皮錶帶,或在縫線與錶帶邊緣之間壓出溝紋,令皮錶帶更柔軟,同時增加其厚度。兩個錶帶皮環的製作更考驗工匠功力,一個是固定式的,一個是活動式的,尤其固定皮環需在不能移動的條件下完成縫製,其難度堪稱極致。而每一條完工的錶帶,都會烙上代表出廠年份的英文字母,而珍貴的皮革則會另外烙印上一幾何圖形,代表它的品種生產地。最後當然少不了 一個 ”Hermès“ logo烙印作為皮錶帶的尊貴認證。
這裏沒有冷冰冰的流水線,只有十指生花的工匠與一段段皮革共同譜出靜謐的旋律。每一位工匠都對自己負責的工序駕輕就熟,展現出極高的專業水準。愛馬仕近幾年的皮革馬賽克面盤也是在這裏研發製作,品牌花上1年半開發這個全新的皮革鑲嵌技術,也是第一個將皮革鑲嵌技術用於製錶上的品牌。品牌面盤的色彩非常繽紛,要利用大量的不同顏色將皮革染色,因此圖案色彩往往比其他品牌的同一工藝來得豐富。工匠先將所需的圖案在各色皮革上做造標記,再雷射切割出輪廓,每片皮革的厚度大概只有0.5mm,其後最困難的步驟是要用鑷子把切好的皮塊夾起但不讓它變形,接着在皮革背面點上膠水,像拼圖一樣逐一放到模具盤上砌出圖案。難度在於要讓每塊皮革都保持平整,不能有高低之差,之後再調整圖案的位置及修復溢膠的狀況,精確度是百分之一百。
愛馬仕的皮革鑲嵌錶盤設計及效果出色,屬藝術品級別。品牌於2018年就憑Arceau Robe Du Soir奪得日內瓦鐘錶大獎的最佳工藝錶獎,得到業界和收藏家的肯定,錶盤的圖案設計靈感源於同年由Florence Manlik設計的Robe du Soir絲巾,以2,200 塊纖幼細小的皮革鑲在41毫米的Arceau腕錶中,以皮革馬賽克鑲嵌技巧拼嵌出駿馬的側面剪影。及後,品牌再推出多款擁有皮革鑲嵌工藝的腕錶,例如Arceau Pocket Aaaaargh!飛行陀飛輪三問懷錶,皮革工坊花上一個月時間,以皮革馬賽克和微型皮革鑲嵌工藝製作成咧嘴霸王龍圖案,設計靈感來自英國藝術家Alice Shirley所創作的動物系列。霸王龍頭部和鱗片以皮革馬賽克工藝製成,數千個精細手工切割的皮革磚被逐一鑲貼,忠實呈現原始圖案。上下頜和舌頭以皮革鑲嵌工藝製成,每一塊精細的組片切割自各色皮革,這些皮革先被打薄到僅有0.5毫米厚,然後拼貼於琺瑯底板上,將愛馬仕傳承至今的皮革和馬鞍製作技藝體現得淋漓盡致。雖然工匠未有作即場示範,但大家聽着她將經驗娓娓道來,也聽得津津有味。
最後,團友們更被安排參加皮革鑲嵌體驗工作坊,一嘗當工匠的滋味,由品牌的資深皮革工匠帶領及協助,以簡單的皮革鑲嵌工序製作一件皮革吊飾,當然大家所製作的只屬幼稚班級別,但足已叫大家深深體會工匠所面對的部分挑戰。走出工作坊,鼻間仍留有皮革的餘香,這不只是一條錶帶誕生的過程,更是一場看得見、摸得到、聞得出的手工芭蕾匯演,蘊藏着對極致的無限追求。製造一個手袋的步驟固然複雜,若你以為製作一條不過幾公分寬的皮錶帶就簡單得多,那就大錯特錯,不信?有機會的話你也要試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