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虛空中似是無,更是有。」擁有與失去,是相對而言的,對陳蕾而言,空無並非虛無,而是另一種可能性,因為每一次失落的另一端,總有新的收穫在悄然萌芽。
是因為生性樂天,才能寫出《空無之地》嗎?也許是恰恰相反,她習慣在腦海中設想最壞的結局,先築起一個心理底線,當現實比想像溫柔時,反而能夠釋懷。出道十六年,陳蕾以音樂陪伴眾人,也以興趣陪伴自己,她把「空無」化為自由,把「沉迷」化為創作,最終學會將快樂安放於平靜之中。
把空無一物的境界,視為轉機,這「念」也轉得未免太樂觀,對此,陳蕾卻輕輕一笑:「我不知道算不算樂觀,但我覺得自己挺能看得開,因為我常常會幻想最壞的情況,為自己打個底。」如此一說,比起生性樂天,不如說她是一個徹頭徹尾的天蠍座,喜歡為凡事作最懷打算,不過這反造就了她的樂觀豁達。
「當事情沒有我想像中那麼差時,我反而會鬆一口氣,覺得自己其實沒那麼慘。」這種習慣,大概也不只陳蕾會有,現實中有多少人也有這種心境,難逃現實的無可奈可,能調整的就只有自己的心態,為事情最壞打算,也屬人之常情。
曾幾何時,陳蕾也非常害怕「失去」,畢竟哪有人沒有半點得失心、真的能夠無慾無求?當隨著年紀漸長,才領會得到,失與得,不過是一場因果循環:「當你覺得自己有所失去,其實另一方面,你也正在收穫、正在擁有。」
既然萬物皆空,一切也帶不走,她早已找到令自己最舒適的狀態:「不是要大起大落,而是要維持一份平靜。」這等智慧,也不是憑空而來,而是來自書本,亦來自父親的身教。陳蕾的爸爸一生經歷過大起大落,卻始終不曾把焦點放在成績或成就上,自小最常掛在口邊的,是對女兒健康與安危的叮嚀。潛移默化之下,陳蕾逐漸明白,人生最重要的不是功成名就,而是好好活着。
編織、看書、打機、動漫⋯⋯只要稍為了解陳蕾,不難發現她的興趣之多。自言很容易對一件事情著迷的陳蕾,很常專注在一件事上專注得得廢寢忘餐,「我可以同一個遊戲玩足三個月;有陣沉迷編織,從早織到晚。」這份樂此不疲的專注與沉迷,不僅令她樂在其中,更成為一種難得的能力:「這種專注讓我充滿快樂和興奮。」每一次的沉迷,最終都能轉化成新靈感。
對許多歌迷來說,陳蕾的歌是救贖;而對她自己而言,那些興趣便是她的「求贖」:壓力大的時候,就去看看劇集;寫不出歌時,就去打個遊戲;沒有靈感了?那就去個旅行吧,反正「好好地生活,好好地去感受,自然就會再一次有靈感。」生活本身就是最好的養份,靈感往往都在無意間湧現。
「就算是玩俄羅斯方塊,我也有所領悟。」打機總會被冠以浪費時間之名,但在陳蕾眼中卻是靈感之泉。看著那彩色的幾何方磚由上方掉落,她竟能悟出「旁人以為我在亂放,其實我正在佈局。」俄羅斯方塊讓她冇感,自己作的決定也未必人人理解,自己的計劃與方向,自已才最清楚。陳蕾更稱這樣的感悟,已足以寫成一首歌。
有趣的是,近來她的新興趣竟是「創作」本身,這或許是另一種因果輪迴。「以前創作對我來說有不少壓力,公司可能會催促交稿⋯⋯自己也在完成一首歌後,自己也會對下一首作品感到茫然。」但自從去年放了幾次長假、到處旅行、花更多時間與自己相處後,靈感便開始累積。對一個本就有海量興趣的人而言,創作,正成為她最新的癡迷。
常說「長江後浪推前浪」,作為出道16年的前輩,可曾擔心過會被時代淘汰?打開串流平台,答案便會昭然若揭——在流行曲變得越來越短的時代之中,陳蕾近年的作品時長仍然落在四分鐘(甚至更長)。
「我不太在意流行的趨勢,正如所有鞋廠都跟風去做皮鞋,仍然會有人只想要一雙簡單的布鞋。」也是,鹹魚白菜也有所愛這道理顯淺易明,與其盲跟風,做自己本來不熟悉的音樂,倒不如專注在自己喜愛和擅長的音樂:「我喜愛這首歌,並非因為它能得到外界認同,而是我真的單純喜愛這首歌。」
懷有歌手夢,是出於熱愛;持續創作,也是因為熱愛。曾榮膺雙料歌后的她,早已是歌迷和後輩眼中的榜樣和目標,但她卻始終謙遜地稱自己「好好彩」。至於未來的目標,她淡然道:「我沒有什麼想達成,因為沒有什麼是永恆的。幸運和機會總會退去,但只要我還喜歡,就會繼續做下去。」這話,依舊是她為自己「打定底」的方式。
「我如此喜愛《空無之地》,因為它提醒我不要害怕空無,既然已經兩手空空,就更加無需要害怕失去,反而更有本錢去嘗試。」在樂壇奔跑了16年,即將步入35歲的,回頭看看十年前的自己,陳蕾自言人越大,就變得越感性。年歲漸長,淚水更多來自感動而非悲傷;最近令她感動的,正是新作《空無之地》。
談到未來,她頓了一頓。十年後的自己會是怎樣?「我希望除了音樂,也能把其他興趣變成維生工具。」原來她一直有一個夢想,是開一間手作咖啡店。不過一旦沉迷於一件事上面就無法自拔的她,清楚難以一心二用:「我希望先專注做好一名歌手。」以她對音樂的熱愛,或許到2045年,我們依舊看不到那間咖啡店,但一定仍能聽見她的歌聲。
Photographer OSCAR CHIK
Fashion Director CÉDRIC CHEUNG
Makeup ANGEL MOK
Hair CLIFF CHAN
Styling Assistant JOYCE YUNG
Wardrobe LOEWE
Text CATHY FUNG