紅寶石與藍寶石稱為“姐妹石”,來自同一剛玉家族,化學成分與結構亦相若,除紅寶石外,其他顏色的剛玉均統稱為藍寶石,所以藍寶石除了藍色,還有眾多不同色澤。要從攝影、科學以至礦物學等全新角度,了解其中的珍貴程度,細味珠寶藝術的百變面貌,Van Cleef & Arpels L’ÉCOLE 全球第二所永久校舍,自去年11月啟用至今已有數以千計的學員修讀其課程,更不時辦珠寶講座和展覽,現正展出「探索寶石世界:紅寶石與藍寶石」展覽,特設導賞團,由 L’ÉCOLE 導賞員示範如何以肉眼及放大鏡和顯微鏡等專業工具,在寶石內尋找地質學線索,以及展示巧手切割工匠如何令寶石面貌一新。
展覽由寶石學家 Olivier Segura ,現職 L’ÉCOLE 珠寶藝術學院科學總監,及泰國曼谷 Lotus Gemology 實驗室的寶石學家 Billie Hughes 聯合策展。展覽將呈現 Billie Hughes 拍攝的顯微照片,讓參觀者近距離觀看寶石的內含物。以相機鏡頭補捉了色彩斑斕的獨特影像,例如緬甸紅寶石的彩虹暈彩、馬達加斯加藍寶的雪球狀晶體,甚至是達碧茲紅寶的星狀圖案,透視寶石的來源地、天然或人造成分,甚至是曾經進行的加工處理。除了照片外,亦會呈現各種形態的紅寶石和藍寶石,包括未經雕琢的天然原石、刻面切割的形態,以及由著名珠寶世家出品的頂級典藏及當代高級珠寶傑作。至於誕生的是一枚璀璨迷人的紅寶石,還是呈現不同色調的藍寶,完全取決於寶石內包含的微量元素。雙眼依然是欣賞寶石的首要及最重要工具,事次展覽希望能夠吸引社會上的每個人來到 L’ÉCOLE,欣賞並體驗寶石的奧妙,探索這些寶石的『原始』形態,亦即是它們從母岩開採出來後,未經任何人為加工的原貌。
除了學院課程,L’ÉCOLE 珠寶藝術學院亦提 倡透過免費公眾展覽,提升公眾對珠寶的鑑賞 能力。展覽與收藏家及當代藝術家合辦,提供 難能可貴的機會,讓公眾一睹非凡的私人藝術 珍藏,從中領會珠寶藝術的多元面貌。現場將 設有導覽團,以及由藝術歷史學家、研究學者 及其他專家親撰的展覽場刊。
香港為 L’ÉCOLE 海外首家分校剛正式 於 K11 Musea 開辦。其實學院已不是首次來 港,自 2014 年起 L’ÉCOLE 已不定期在香港 授課,今次正式找到固定的據點,貫徹巴黎母 校的精神,繼續與世界分享其珠寶專業知識。 課程設計跟巴黎的大同小異,主要透過三大主 題推廣珠寶世界的精髓:精湛工藝讓每位學員 披上珠寶匠的工作袍,親手處理素材,並應用 相關工具;珠寶藝術史探索珠寶從古至今在功 能及美學上的演變;寶石世界透過觀察及實驗, 闡釋寶石形成和鑑賞的奧秘,以不同的角度切 入,教人以不同形式欣賞珠寶的價值,提供獨 一無二的學習環境。所有入門課程全年皆會舉 辦,次數眾多,學員可按任何次序隨意自由選 讀。所有課程皆由專家團隊教授,每個課程 只容納最多 12 名學員,每課為時二至四小時, 由最少兩位導師帶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