5月又是香港藝術界的繁忙時節。最近除了法國五月陸續帶來一系列精彩節目,還有Affordable Art Fair和大館當代美術館《物方志》等大型展覽,不少畫廊也將帶來不同香港藝術家的個展。一起來看看有哪些必訪5月香港藝術展覽吧!
第12屆香港Affordable Art Fair將於5月22至25日於灣仔會展舉行,匯聚98間本地及國際參展單位。藝博會以「敢賞・敢藏」為主題,參展藝術品定價100,000 港元以下,讓各位藝術迷更容易入手收藏自己喜歡的作品。今年「特別項目」將帶來6個別具特色的創意單元,包括裝置藝術、 現場表演以及互動作品,突破藝術表達的界限。
香港漫畫家兼插畫家蘇頌文Pen So曾在第16屆日本國際漫畫獎勇奪銀獎,這次他將在「特別項目」的藝博會咖啡館展出插畫系列《夢遊香港》,以超現實的視覺演繹香港美食及城市景觀。
另外Asian Art Platform Art Gallery會呈獻中國年輕藝術家李樹淡的《果欄》,展出超過365顆手工雕刻的木製蘋果和水果。油麻地果欄可謂香港重要的文化風景,大家不妨到這個裝置藝術互動展區感受傳統市場的活力!
Affordable Art Fair
日期:5月22至25日
地點:灣仔會議展覽中心
票價:開幕之夜及藝博會通行證HK$340; 公眾開放HK$195;公眾開放優惠票HK$145(適用於65歲以上長者或全日制學生);家庭時段HK$180(二人或以上)
利志達1982年起開始投稿到漫畫雜誌,被譽為「香港獨立漫畫之父」。最近凱倫偉伯畫廊帶來「寐知」首階段展覽《問物》,展出利志達全新作品系列。展覽從古代智慧和哲學出發,由策展人梁基爵及羅穎綸就莊子《齊物論》提出11道提問,利志達則以藝術一一回應這些問題,探索利志達與莊子的世界觀,展現藝術介入哲學的可能性,喜歡藝術或哲學的朋友切勿錯過是次展覽!
近年不少東南亞藝術家的作品也因獨特的歷史色彩和文化底蘊而備受關注。Lucie Chang Fine Arts近日帶來《綻放东南亚—和光異彩》聯展,呈獻4位來自東南亞地區的藝術家Erthh、Dabi Arnasa、Gabriel Cheah及Meliantha Muliawan之作品。
泰國藝術家Erthh受動畫片的啟發,將自己描繪在動畫人物的卡通世界之中,邀請觀眾一起重溫童年的快樂時光。來自巴厘島的Dabi Arnasa以「夢」為題,結合峇里島傳統藝術與超現實主義,重構夢境的意象。
馬來西亞藝術家Gabriel Cheah擅長以混合媒介創作,這次將展出的雕塑和掛牆藝術作品以他出生地的黏土製作而成,探索他故鄉從殖民地時代到現今的歷史遺址不同時代階段的意義。印尼藝術家Meliantha Muliawan則從日常物品出發,透過作品邀請觀眾反思看似平凡的物件如何影響人類行為,以及呈現社會環境的縮影。
《綻放東南亞——和光異彩》聯展
日期:即日起至6月21日
地點:Lucie Chang Fine Arts(香港黃竹坑黃竹坑道65號志昌行中心12樓C室)
The Stallery成立10周年之際,創辦人兼藝術家CHANG將帶來突破性展覽《虛藝》,展覽概念源於中國傳統「供石」文化,這些形狀各異的石頭透過自身形態與紋理訴說着數百萬年的故事。人生萬象本質上皆由矛盾構成,CHANG從探討二元性」的核心理念出發,透過一系列新作探討當代生活的內在矛盾、時間的流逝,以及自然與人工之間的交界與糾葛。
CHANG將歷經數月的細緻工序濃縮於一瞬間的絲網印刷之中,更以青銅鑄造形似靈璧石的雕塑,透過對比呈現出自然純粹的形體與當代社會象徵間和科技的張力與對立。展覽場地特意設計成室內禪院一般,讓觀者沉浸於一場關於「科技時代下的自然性」的冥想。
《虛藝》
日期:5月24日至8月31日
地點:The Stallery(香港灣仔 石水渠街82A地鋪)
金子良晨藝廊最近帶來著名荷蘭金匠Leen Heyne亞洲首個展覽《Mystique: Leen Heyne Artistryof Alloy and Gems》。Leen Heyne以一雙巧手將金屬條彎折扭轉,營造出獨特的紋理之餘,更巧妙地將寶石和鑽石鑲嵌在其中,製作成一枚枚線條流暢的戒指。Leen Heyne的工藝和美學相信會打破大家對金工技藝的想像。
《Mystique: Leen Heyne Artistry of Alloy and Gems》
日期:即日起至5月17日
地點:金子良晨藝廊(中環皇后大道中80號H Queen’s 17樓1701)
閱讀更多:專訪金子良晨創辦人Yve Chan陳業
中國藝術家蘇笑柏曾說:「我沒有家鄉,但我已欣然接受。」蘇笑柏1949年出生於武漢,早年在武漢和北京修習藝術和油畫,1987年移居德國在杜塞爾多夫國立藝術學院進修,目前在上海和杜塞爾多夫生活和工作。個展名稱《裊裊》中的「裊」正正意指漂泊。
蘇笑柏的作品以大漆混合顏料粉創作,透過重複堆疊大漆和曬乾或打磨的過程,作品表面會呈現光澤和多樣化的紋理,激發了他持續以大漆創作實驗性作品 。展覽的作品橫跨蘇笑柏多年的創作生涯,反映了藝術家對於流離失所的反思。從早期的彩色作品,到近年的灰色創作,不禁讓人想到「絢爛之極歸於平淡」的詩意。
蘇笑柏個展《裊裊》
日期:即日起至5月15日
地點:Pearl Lam Galleries(香港中環都爹利街3–11號律敦治中心律敦治大廈地下)
香港著名樹脂畫藝術家張滙希Rolland Cheung舉辦個展《他然》,展出10件新作,當中包括全港最大樹脂畫。樹脂是從樹木上抽取的膠質,質感有別於一般塑膠彩,混合適量固化劑後,作品會呈現堅硬的透亮質感。這次Rolland突破二維創作,結合樹脂、燈光、動態感應、聲音、機械裝置打造多感官沉浸式體驗。
《他然》中的「他」象徵人類,探討人類在敬畏中棲居的意義和對未知力量的敬畏,而「然」則代表自然,蘊含許多無法預測與掌控的不確定性。展覽特意加入動態感應器,邀請觀眾慢慢放空,感受藝術的留白之美和當中的自然氣息。置身在萬物之間的邊界似乎逐漸模糊的世代,不妨透過展覽體驗非自然與自然之間的關係。
《他然:張滙希個人展覽》
日期:即日起至6月2日
地點:賽馬會創意藝術中心(九龍石硤尾白田街30號)
自然生生不息的生命力和奧秘向來是不少藝術家的靈感泉源。出生於匹茲堡的藝術家Cy Gavin擅長以鮮豔的顏色和大膽的筆觸創作,以象徵性的藝術語言表達詮釋自然空間和現象,巧妙呼應塑造自然景觀的複雜力量。
高古軒將於5月22日展出首個香港展覽,作品以鮮豔亮麗的色彩描繪生物、地質和宇宙結構,突顯生長與蛻變的主題。多幅畫作採用未上底漆的木板,因此沒有塗上顔料的部分會露出天然的木紋,這些紋理亦成為構圖的重要部分。
Cy Gavin個展
日期:5月22日至8月2日
地點:高古軒(香港中環畢打街12號畢打行7樓)
文物是人類起源、文化發展和歷史傳統的重要見證,然而古今中外,世界各地的博物館不時會發生文物失竊,背後的地下經濟和文物非法貿易隱藏了許多被忽略的故事和知識。長駐英國的藝術家梅芙.布倫南結合調查的嚴謹性與敘事的詩意,其首次亞洲個展《梅芙.布倫南:物方志》將探索被遺忘的物質歷史及失竊文物的國際走私活動。
展覽是大館當代美術館全新策劃的「突破」系列之一,匯集了藝術家既有的作品與全新創作,涵蓋流動影像、紙本、雕塑和印刷品,其中全新影像作品《乾旱之地》是國際首映。此新作追循被盜文物的線索回到意大利南部,交織當地故事和對土地的親密描繪,提供多樣面向的視角,展現該處豐富的歷史景觀。對文物和非法古董市場有興趣的朋友,切勿錯過是次展覽。
《梅芙.布倫南:物方志》
日期:即日起至6月8日
地點:大館當代美術館
就算沒聽過藝術家Louise Bourgeois,大家到東京旅遊可能都曾到六本木著名地標「大蜘蛛」打卡。Louise Bourgeois可謂極具影響力的近代藝術家,在長達70多年的創作生涯中,她將藝術創作視為情感宣泄的過程,透過重構記憶與情感試圖擺脫它們的束縛。
法國五月展覽之一《路易絲.布爾喬亞:軟景》是Bourgeois第2場香港個展,呈現她從20世紀60年代到2008年的精選作品,包括一些鮮有展出的雕塑與紙上作品,其中一件3米長的噴泉裝置《乳房(噴泉)》(Mamelles [fountain],1991)以及一件鋼與大理石雕塑《蜘蛛》(Spider,2000)將首次在亞洲展出。最近台北富邦美術館也正舉行《路易絲.布爾喬亞》回顧展,沒有機會到台灣看展的話,不妨到豪瑟沃斯畫廊參觀是次展覽!
《路易絲.布爾喬亞:軟景》
日期:即日起至6月21日
地點:豪瑟沃斯畫廊(中環皇后大道中80號H Queen’s 15-16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