Fashion
Art
Wellness
Paris
Hommes
Follow
曾改編成電影、電視劇 |《香水》: 偏執狂的邪典神作
Karena Lam is On Our Cover
#FigaroExhibition 群星力撐MF X Leung Mo《See You In My Dream》展覽
#FigaroExhibition Wyman 揭曉 Figaro Exhibition 第二站!
法國五月French May專訪四位香港文藝代表
#FigaroIssue 容祖兒封面專訪|追逐歌手夢
#FigaroIssue 專訪陳漢娜Hanna與Takuro|模特情侶談愛情
當巨蟹座遇上處女座 Tyson Yoshi x 林家謙
Art
23.37k views

曾改編成電影、電視劇 |《香水》: 偏執狂的邪典神作

02.01.2020

紛繁世道,想偷一刻安寧?你大可閉眼不看、閉耳不聽、閉嘴不言,暫時中斷部份感官與世界的聯繫。只是任你如何閃躲,始終無法停止呼吸,及阻止嗅覺的運作,一呼一吸中,氣味亦會徐徐飄進鼻腔,直接透過大腦邊緣系統,刺激杏仁核與海馬迴,牽動情緒與荷爾蒙變化,將你引領至回憶的深處。

嗅覺的原始、純粹與不可抗拒,啟發無數文藝創作者的神經。像德國作家徐四金(Patrick Süskind)先後數度被改編成影視作品的文學名著《香水》(Das Parfüm),就以氣味創造文化、用嗅覺刻劃記憶,向人傳遞難以言喻的想像。

文學名著《香水》

氣味是一種自我認同

視覺、聽覺、味覺、觸覺、嗅覺,是人類與生俱來的五種感覺,而嗅覺系統又是發育較快到位的感官之一。懷孕第8至11周左右,胎兒可經羊水感受嗅覺刺激,氣味也可沿血液中循環的微粒與其互動,影響他/她出生後的偏好。

故當嬰孩呱呱落地之時,自然懂得以體味及母乳等味道,精靈地分辨母親與陌生人,從而確立親子聯繫。同時,每個孩子也會運用嗅覺與氣味,繼續探索環境、獲取經驗,滿足生之慾望,最終確立個體的存在。

Netflix改編成現代版的同名德國懸疑連續劇《Perfume》

縱然氣味無息無形、嗅覺也難由我們自控,無論遇到香甜酸臭等,都得照單全收,難免懊惱,可是兩者功能缺一不可,隨時或會危及身心靈發展。1985年,由德國作家徐四金撰寫的長篇小說《香水》,就描述了這樣的一個故事。

德國電影《Perfume : The Story of a Murderer》

(編按:原著曾於2006被改編成德國電影《香水:一個殺人犯的故事/: The Story of a Murderer》,及於2018年被Netflix改編成現代版本一季六集的同名德國懸疑連續劇《香水/Perfume》。)

極端天賦與命定不幸

話說十八世紀的巴黎,有位名叫葛奴乙的「嗅覺天才」,因擁有全世界最靈敏的鼻子,可輕易辨別最細微的氣味分子,故此他在香水大國中,成功運用天賦炮製無數誘人香水而發跡獲利,深受平民貴族到王室擁戴。可悲的是,葛奴乙卻有先天缺憾——他雖可用天獨厚的嗅覺看穿世人,但生於腥臭市場、本為孤兒的他,自身卻絲毫不具任何屬於人類的生命氣味,既不臭也不香,出來後猶如隱形人般存在感欠奉,也長年被視作怪人遭各界排擠。

德國電影《Perfume : The Story of a Murderer》

極端的天賦、扭曲的人生,使葛奴乙對氣味(尤其香氣)追求得走火入魔。某次機緣,葛奴乙遇上一名剝黃香李果皮的紅髮少女,深被對方的天然體香迷倒,衝動之下將其殺害以留香。後來,他決定隨製香師學製香水,以四出搜獵鍾情的少女體香,殺害目標人物及取其髮膚研製成香水,用以噴灑到身上假裝成自身香氣,搏取他人一點寵愛。

德國電影《Perfume : The Story of a Murderer》

物化的幸福終不長久

可惜,借來的幸福終究不長久。瘋狂的葛奴乙研製終極香水時,發現群眾不過被他製作的產物催眠,所有崇敬、疼愛與迷戀,只源自外加的香味,而非其本人的才華。人與人之間的互相物化,令葛奴乙精神崩潰。

德國電影《Perfume : The Story of a Murderer》

終局,徐四金選擇以一場非常壯烈的死亡了結這可憐人的一生——葛奴乙的計劃被揭發,被捕後準備行刑,重回到出生地巴黎,他故意將耗半生研發的香水,噴灑到廣場之上。神奇的香氣意外引爆群眾的瘋狂情緒,男男女女失去理智地瘋狂脫衣狂歡與交媾,甚至慾念膨漲地撲倒葛奴乙,分食他的肢體,妄想將其永遠留存到身體中成為一部分。這結局讓人覺悟,或許導致可怕悲劇的元凶,並非葛奴乙一人,而是周邊每個為慾望狂熱的「花生」群眾。

德國電影《Perfume : The Story of a Murderer》

選擇性麻木的知覺

「人可以在偉大之前、恐懼之前、在美之前閉上眼睛,可以不傾聽美妙的旋律或誘騙的言詞,卻不能逃避味道,因為味道與呼吸同在,人呼吸的時候,味道就同時滲透進來。」徐四金藉《香水》,闡述了對「嗅覺」與「氣味」關係的理解,點明前者是五大感官裡最致命性的存在,後者則是挑動情緒卻又不著痕跡的高手,兩者碰撞如天雷勾動地火,徹底觸發人類的慾望,一發不可收拾。他也借寫實手法描寫不尋常的故事,探討個人對權力、歧視、階級,以至人性自私與偽善的想法。

Netflix改編成現代版的同名德國懸疑連續劇《Perfume》

尤其書中寫少女體香的曼妙之外,還花上頗多篇幅書寫巴黎的城市氣味,從葛奴乙出生的市場,到處滿溢魚肚屍體的腐臭、街頭盡是尿液與體液的酸臭,還有皮革店中以化學劑處理獸皮和腐肉的腥臭等,徐四金都有意以「香」為表、「臭」為裡,隱喻繁華人世背後深藏了無數腐朽,只是我們平常嗅著久了,知覺選擇性麻木與逃避,才令一切彷佛嗅不見、看不到,「美好的」、「腐敗的」,根本一直並存,未曾消失過。

Netflix改編成現代版的同名德國懸疑連續劇《Perfume》

    Recommend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