Fashion
Art
Wellness
Paris
Hommes
Follow
7月香港藝術展覽:M+《楊沛鏗:別離庭》、大館河原溫回顧展、Joan Cornellà個展
Karena Lam is On Our Cover
#FigaroExhibition 群星力撐MF X Leung Mo《See You In My Dream》展覽
#FigaroExhibition Wyman 揭曉 Figaro Exhibition 第二站!
法國五月French May專訪四位香港文藝代表
#FigaroIssue 容祖兒封面專訪|追逐歌手夢
#FigaroIssue 專訪陳漢娜Hanna與Takuro|模特情侶談愛情
當巨蟹座遇上處女座 Tyson Yoshi x 林家謙
Art
690 views

7月香港藝術展覽:M+《楊沛鏗:別離庭》、大館河原溫回顧展、Joan Cornellà個展

02.07.2025

踏入7月,香港各大博物館和美術館將陸續推出大型展覽,包括香港故宮文化博物館《天方奇毯——伊斯蘭與世界文明的交織》和M+《楊沛鏗:別離庭》等,另外著名西班牙藝術家Joan Cornellà事隔4年也再度在⾹港舉辦個⼈作品展。一起看看有哪些值得一訪的7月香港藝術展覽吧!

「廣東摩登:藝術與視覺文化,1900至1970年代」展覽現場,2025年(圖片來源:攝影梁譽聰,圖片由M+提供)

7月香港藝術展覽|香港故宮文化博物館特別展覽《天方奇毯——伊斯蘭與世界文明的交織》

伊斯蘭文化歷史悠久豐富,孕育出來的非凡藝術和工藝不只讓人嘆為觀止,也蘊含着深厚的文化底蘊。香港故宮文化博物館最近與多哈伊斯蘭藝術博物館聯手,舉辦特別展覽《天方奇毯——伊斯蘭與世界文明的交織》,展出90件瑰寶,帶領觀眾探索伊斯蘭藝術的文化與魅力,以及中國與伊斯蘭世界之間的跨文化交流。

《天方奇毯——伊斯蘭與世界文明的交織》特別展覽(圖片來源:香港故宮文化博物館)

《天方奇毯——伊斯蘭與世界文明的交織》特別展覽(圖片來源:香港故宮文化博物館)

展覽分為4個單元,展示薩法維、莫臥兒和鄂圖曼王朝的藝術結晶。提及伊斯蘭藝術,其中最主要的表現形式莫過於地毯。是次展覽展出15幅珍品,每一張都呈現了精細的編織工藝,由印度南部戈爾康達王國首都海得拉巴的蘇丹宮殿編織的巨型地毯更是長達16米,另外擁有450年歷史、由薩法維君主贈予威尼斯總督的薩法維王朝蘇萊曼一世的「打獵」圖地毯也非常值得一看。

《天方奇毯——伊斯蘭與世界文明的交織》特別展覽(圖片來源:香港故宮文化博物館)

《天方奇毯——伊斯蘭與世界文明的交織》特別展覽(圖片來源:香港故宮文化博物館)

除了地毯,展覽亦展出瓷器、金屬工藝品、彩繪手稿及玉器等不同藝術品,讓觀眾有機會一睹多件難得一見的珍品,如薩法維王朝蘇萊曼一世所藏的《古蘭經》、鄂圖曼鑲嵌木箱、產自明代景德鎮的青花纏枝蓮紋折沿盆等。對伊斯蘭藝術有興趣的朋友,記得把握機會近距離看看這些藝術瑰寶!

薩法維王朝蘇萊曼一世所藏《古蘭經》(圖片來源:香港故宮文化博物館)

薩法維王朝蘇萊曼一世所藏《古蘭經》(圖片來源:香港故宮文化博物館)

《天方奇毯——伊斯蘭與世界文明的交織》
日期:即日起至10月6日
地點:香港故宮文化博物館展廳9
票價:成年門票HK$150/特惠門票HK$75*(可於同日參觀博物館展廳 1 至7專題展覽)
*適用於7歲至11歲小童、全日制學生、60歲或以上長者、殘疾人士(與一名同行照料者)與綜合社會保障援助受惠人

7月香港藝術展覽|M+《楊沛鏗:別離庭》

香港藝術家楊沛鏗去年代表香港參加威尼斯視藝雙年展外圍展,以個展《雙附院,香港在威尼斯》將香港的金魚街帶到威尼斯。展覽吸引超過20萬名觀眾,創下了香港外圍展迄今的最佳紀錄。M+《楊沛鏗:別離庭》回應展則繼續透過「別離」的概念,探索人類與水生生態系統之間的關係。 

《(不是你的)逃避洞》,「楊沛鏗:雙附院,香港在威尼斯」展覽現場,2024年,作品由M+委約創作,2024年(圖片來源:© Ela Bialkowska,OKNO studio,圖片由M+委約拍攝,2024年)

《楊沛鏗:別離庭》展覽現場,2025年(圖片來源:梁譽聰,M+提供)

這次回顧展楊沛鏗並沒有直接複製威尼斯展覽,而是選擇將魚缸抽空。展覽第一部分猶如被棄置的水族店,以一排排空空如也、水跡斑駁的魚缸帶出「別離」的概念。魚向來與水共生,如果水缸沒有水,也沒有魚,意義又何在?別離是否一定以為着缺失?相信大家會在這個「棄置水族店」找到自己的答案。

展覽由M+委約創作,2024年(圖片來源:©Ela Bialkowska,OKNO studio,圖片由M+委約拍攝,2024年)

《楊沛鏗:別離庭》展覽現場,2025年(圖片來源:林煒然,M+提供)

《楊沛鏗:別離庭》
日期:即日起至10月12日
地點: M+包陪麗、渡伸一郎展廳
票價:成人門票HK$120/特惠門票HK$60*
*適用於全日制學生、7至11歲的小童、60歲或以上的長者、殘疾人士(與一 名同行照料者),以及綜合社會保障援助受助人。

7月香港藝術展覽|M+《廣東摩登:藝術與視覺文化,1900至1970年代》

除了《楊沛鏗:別離庭》,最近M+也正在舉行特別展覽《廣東摩登:藝術與視覺文化,1900至1970年代》,展出逾200件作品,回溯廣東藝術與視覺文化的發展歷程及其與香港的緊密連結。

「廣東摩登:藝術與視覺文化,1900至1970年代」展覽現場,2025年 (圖片來源:攝影鄭樂天,圖片由M+提供)

展覽分為「圖像與現實」、「身分與性別」、「地方與國家」和「平行世界」4部分,探討廣東藝術家如何在動盪時局及藝術潮流的碰撞中,發展出獨特的藝術語言,作品涵括了水墨畫、油畫、版畫、攝影等不同媒介,不少展品更為首次公開展出。

「廣東摩登:藝術與視覺文化,1900至1970年 代」展覽現場,2025年(圖片來源:攝影鄭樂天 圖片由M+提供)

為呼應是次特別展覽,M+特別邀請藝術家兼策展人戴光郁構思裝置作品《如此江山》,逾200位藝術家與藝術系學生由即日起至8月10日會在2樓焦點空間合作重繪傅抱石與廣東畫家關山月創作的巨幅山水畫《江山如此多嬌》(1959)。

「戴光郁:如此江山」展演現場,2025年(圖片來源:,攝影梁譽聰,圖片由M+提供)

《廣東摩登:藝術與視覺文化,1900至1970年代》
日期:即日起至10月5日
地點:M+地下大堂展廳
票價:成人門票HK$240/特惠門票HK$120*(持有此特別展覽門票的訪客可參觀所有展覽)

*適用於全日制學生、7至11歲的小童、60歲或以上的長者、殘疾人士(與一 名同行照料者),以及綜合社會保障援助受助人。

7月香港藝術展覽|大館當代美術館《河原溫:自由之律,律之自由》

若說藝術艱澀難懂,那麼不侷限於形式或媒介、強調想法本身就是藝術的「概念藝術」可能更讓人摸不着頭腦。大館當代美術館呈獻概念藝術先驅河原溫逝世後全球首個大型美術館個展《河原溫:自由之律,律之自由》,回顧他於1978年訪港期間的創作與足跡。

《今天》系列,1966–2013,塑膠彩布本、手工紙箱,許多內含剪報,尺寸可變,「河原溫:自由之律,律之自由」展覽場景,大館當代美術館,香港,2025(圖片來源:大館當代美術館)

河原溫最為人熟悉的作品,相信就是《今天》系列,每幅作品僅呈現創作當天的日期,白色文字置於單色背景之上,以極其直接卻異常深刻的方式紀錄了時間的流逝。河原溫的足跡遍佈世界,香港亦是其中一個重要據點。他於1978年12月46歲生日時造訪香港,在港期間也貫徹每日創作「日期繪畫」的儀式。是次展覽展出他訪港期間的創作,包括《我遇見》、《我去過》、《我起床》、《我閱讀》、《我還活著》與兩幅日期繪畫,以及兩張河原温在文華東方酒店房間內的相片。

「河原溫:自由之律,律之自由」展覽場景,大館當代美術館,香港,2025(圖片來源:大館當代美術館)

「河原溫:自由之律,律之自由」展覽場景,大館當代美術館,香港,2025(圖片來源:大館當代美術館)

河原溫一生以遊牧方式旅居世界,他利用明信片、電報、日曆等當時的通訊工具紀錄他的生活和旅程,漸漸發展出以文字為核心的藝術語言,作品超越傳統美學,呈現顛覆性的意念表達。在大眾都習慣在數碼平台打卡與更新動態的數碼時代, 河原溫如此原始卻有溫度的作品也許會帶給你不一樣的感觸。

「河原溫:自由之律,律之自由」展覽場景,大館當代美術館,香港,2025(圖片來源:大館當代美術館)

《河原溫:自由之律,律之自由》
日期:即日至8月17日
地點:賽馬會藝方一樓展廳及F倉

7月香港藝術展覽|大館當代美術館《開箱2025:光之合奏》

大館當代美術館延續去年打破與「白立方」空間的展覽形式,今年夏季再帶來互動藝術項目「開箱」系列。《開箱2025:光之合奏》由日本藝術家大巻伸嗣帶領創作,邀請觀眾化身創作者共同創作,繪製獨一無二的花卉圖案,讓作品在美術館空間中蔓延綻放。

(圖片來源:《開箱2025:光之合奏》)

(圖片來源:《開箱2025:光之合奏》)

《開箱2025:光之合奏》
日期:7月5日至8月3日
地點:大館賽馬會藝方三樓

7月香港藝術展覽|Eaton HK「取向未來」驕傲月活動

為響應6月全球「同志驕傲月」及7月的「身心障礙驕傲月」,Eaton HK將以「取向未來」為主題,於6月9日至7月20日期間舉辦一系列有關多元性別和性小眾文化的活動,帶出邊緣群體面對全球文化變遷及挑戰下的堅韌與反抗精神。

(圖片來源:子朗)

《Soft Crash攝影展:時尚、性別與酷兒凝視》

傳統上,時尚和攝影經常被框限於二元對立的框架中,透過異性戀主流和男性視角來呈現作品。《Soft Crash》透過酷兒、跨性別及非二元性別的攝影師及被攝者的視角挑戰這種狹隘觀念。我們一般覺得停車場只是個短暫停留的空間,從來不是主角,展覽特別選址Eaton HK停車場上落客區,以此隱喻許多酷兒人士的生活經歷——總是在不同邊界之間徘徊,存在於抵達與離開、可見與被忽視之間。

(圖片來源:子朗)

在提倡多元共融的時代,性小眾依然活在「可見」與「被理解」的夾縫之間。為了找到歸屬感,我們為自己貼上各式各樣的標籤,而那些難以定義的生命經驗,又會否因此失去了原本的開放與留白之美?

(圖片來源:子朗)

《Soft Crash攝影展:時尚、性別與酷兒凝視》
日期:即日起至7月20日
地址:香港逸東酒店停車場
閱讀更多:專訪策展人郭家賜Kary Kwok

義肢:酷兒、夬兒藝術表演與檔案展覽

身心障礙在文化敘事和論述中經常被歪曲為勵志故事,但小眾需要的其實是一視同仁而非刻意的關心。藝術家王溪曼和楊小芳受David T. Mitchell和Sharon L. Snyder提出的「以身心障礙為敘事手法」啟發,將以展覽和行為藝術從酷兒和夬兒(Crip)的視角出發解構並批判充滿偏見的文化敘事,帶出小眾群體的真實故事。

王溪曼表演Le rêve, «dieu des sauvages»(圖片來源:Eaton HK)

日期:即日起至7月20日
地點:香港逸東酒店 Tomorrow Maybe

7月香港藝術展覽|Joan Cornellà⾹港個⼈作品展

國際知名西班牙藝術家Joan Cornellà向來以趣怪的畫風和黑色幽默見稱,作品充滿玩味之餘,又一針見血諷刺時弊,IG已吸引超過300萬追蹤人數。最近Joan Cornellà事隔4年再度來港舉辦個人作品展,將展出超過100幅紙本作品,更會帶來全新的限量版模型和印刷作品等。

(圖片來源:Joan Cornellà)

Joan Cornellà坦言如果他畫作中的情景發⽣在現實⽣活,自己肯定笑不出來,然而正是作品鮮明的色彩加上畫中人詭異的笑容,讓觀眾能以另一角度反思各種荒唐的社會問題。展覽同場會帶來⼀系列周邊商品,包括新書和新款T恤,各位粉絲記得把握機會!

(圖片來源:IG@sirjoancornella)

Joan Cornellà⾹港個⼈作品展
日期:7月11至26日
地址:藝穗會(⾹港中環下亞厘畢道⼆號)

票價:HK$50(「撲飛」網上購票)

7月香港藝術展覽|滙豐18區壁畫印記

為慶祝160週年,滙豐在全港18區舉辦「滙豐18區壁畫印記」活動,5位本地藝術家AAFK (Anny 及 Felipe)、Fever、 Peck 及 Sinic 攜手合作,以18幅色彩繽紛的壁畫藝術呈現各區特色,為社區添上藝術氣氛。

(圖片來源:滙豐18區壁畫印記)

位於中環的壁畫以夜光顏料展現五光十色的鬧市夜生活,大坑的壁畫運用香灰繪畫舞火龍的熱鬧場面,而九龍城的壁畫則取材自城寨的傳奇故事,不妨趁周末發掘一下各區的精彩面貌!

(圖片來源:滙豐18區壁畫印記)

(圖片來源:滙豐18區壁畫印記)

 

 

    Recommend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