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 嚴重慎入,不止因為劇透
暑假好像應該寫卡通動畫。
但《章魚嗶的原罪》極端兒童不宜,它強烈、沉重、矛盾、殘忍、世故、劇痛,絕望,非常深刻,雖未算最精彩,但劇烈重口。
原創漫畫絕對震撼了日本社會,非但成為洗版熱話,更是首次單日閱覽次數超越200萬次的話題作品,在IMDB獲得9/10的高分!動畫剛在Netflix推出,播出前帶了多少個頭盔?先是製作委員會黑底白字嚴正聲明:「本作品中描寫了一部分與生命有關的敏感議題。在尊重原作的意圖下,以影像方式呈現,絕不代表推崇該行為。這是章魚嗶和孩子們勇敢面對坎坷命運的悲喜故事,希望大家能觀賞到最後。」
關於欺凌、家暴、遺棄、毒親、自殺、誤殺、埋屍,主角都是小學四年級生,信息(重)量會否太大。我小四時未夠十歲。
故事明明關於來自HAPPY星的外星人章魚嗶(音:P),外型糖衣可愛,任務是來地球散播快樂;像叮噹/多啦A夢,章魚嗶有很多法寶,一番好意千方百去幫被欺凌的小靜快樂起來。點解會慘到hi hi……
可惜小靜不是大雄,「壞蛋」茉莉奈也不是技安胖虎,她們並不活在以前天真簡化的漫畫世界,卻在現代寫實的赤裸悲哀。一切法寶無補於事,一知半解的瞎正能量治標不治本添煩添亂,把小靜從17層地獄直摔落第19層。
我明明想幫你想你快樂,錯在那裡?一臉無辜。被害小靜和加害茉莉奈明明童顏,但狠、怨、毒都起來令人不寒而慄,一臉可愛、同時陰沉。去地獄的路從來是好心的人舖出來的,天真無腦是惡魔的其中一種面相。
道德意識還未成形,孩子冇性,稚氣是真的,不但邪惡歹毒起來情真意切,連邏輯扭曲起來,價值觀殘障起來,一念成魔也不歸純粹。
這兒童成魔悲劇,被譽為「年度最強致鬱作」、「惡夢版多啦A夢」,「不想推薦朋友看」,「但叫你看的朋友要下地獄」。區區六集短篇,盡見日本漫畫文化世界級的軟實力,一個國家,有創作、承載、討論、反省這題材(及那麼多不同主題)的能力,執行和完成度之高,必須讚嘆這民族兼容和偉大的一面。
有一種惡魔叫丁蟹。章魚嗶是丁蟹的變種。
用一廂情願和自以為是世,把幫助和快樂硬塞給你,未了解問題,就覺得自己有能力解決問題,誰可忘記玲姐死得多荒謬地慘。盲積極頭痛醫頭忽略了衝突核心,背後盤根錯節的歷史因果,幾百集恩怨情仇,糾結出無數陰差陽錯誤會傷痕,就憑你、貼塊膠布,叫人握手可以從此快快樂樂生活下去?它是外星人,不明白人世間的對錯,善意和頭腦簡單從未如此disgusting。
為什麼你不能快樂起來?
欺凌小靜的茉莉奈,是被情緒極端媽媽劇烈家暴兼情勒的受害者,她媽媽是被爸爸情感欺凌始亂終棄的失婚婦人;小靜的母親在夜總會工作,和茉莉奈的爸爸有姦情,一個不負責任的缺席母親,令小靜像被遺棄的垃圾,野孩子一樣貧窮邋遢地過活,舞女母親唯一出現,就是以冷漠和厭惡的姿勢嫌棄自己個女。如果茉莉奈終日的拳打腳踢侮辱是熱暴力,母親施於小靜身上的是冷暴力,一個父親亦缺席、覺得自己毫無價值沒人要的孤兒,連唯一陪伴自己的狗狗都失去,還會想活嗎?她甚至不覺自己值得友情和被拯救,只能無感卑微存活逃避,被迫到臨界點時自毁和毁滅。
一套「導人快樂」的動畫,直視社會問題、家庭故障、人倫潰瘍,不逃避,不美化,真實呈現霸凌,絕望與人性的黑暗。小學生已是百年身,滄桑破碎,血液滲滿「可憐之人必有可恨之處,可恨之人必有可悲之苦」,區區膚淺正能量杯水車薪。章魚嗶要時光倒流多少次,生關死劫輪迴多少次,方能洗滌理順糾纏不清的因果共業。
結局被指突然樂觀,章魚嗶領悟到溝通、陪伴、慢慢拆解,了解背後,比盲正能量有用。人性複雜、情感矛盾,既可以同時是好孩子和壞孩子,同時是受害和加害者,也同時正邪,這就是人世。它最後用自我犧牲作為救贖,普渡了小靜和茉莉奈,她們化敵為友,不因為法寶,因為無私的愛令人面對、修正,和解,出於我們都是受害者的物傷其類。
什麼是「原罪」?無知?單純?家庭?社會?
有人說是父母,片中父母個個故障。但誰造成故障的父母?父母的父母?
還是人性。
故事裡的「壞人」十惡不赦嗎?又不是,可怕是他們:平凡。平凡地自私、軟弱
、任性、逃避、不負責任、怪罪他人,欠同理心,追求快樂。
平凡,已足夠推孩子去萬劫不復。很容易,最可怕。
德國哲學家Theodor Adorno說過”The most dangerous man in America was Walt Disney“。
迪士尼的浪漫主義童話化世界,扭曲了事實和人性,製造虛假的期望,落差引發憤怒與怨恨,剝奪了對現實的理解,唯有學會面對不完美,接受也明白磨難是人生的必然部份,才能在日常生活中真正安身。
完美家庭,完美父母親,完美子女的期望,是太大壓力的詛咒。
章魚嗶那個P,可能是pain。