傳記電影《梅艷芳》由名模王丹妮演繹舞台女王百變天后梅艷芳,並有香港金像獎雙影帝古天樂飾演梅艷芳形象設計兼恩師劉培基。梅艷芳 從一個在荔枝角賣唱的小歌女,與姐姐日日夜夜在品流複雜的江湖打滾,練得一身好舞歌的功夫,終於在成年不久後参加新秀歌唱比賽一夜成名,打造前無古人的百變時尚形象,成為神級天后。來一起回顧梅姐的時尚造型!
王丹妮17 歲時參加 Elite 模特兒比賽奪冠,並代表香港參加亞太區決選,最後在36個國家的選手中脫穎而出,成為亞太區總冠軍,入行成為模特兒。後續又簽約米蘭模特兒公司進軍歐美市場,走上國際時裝展舞台。在首部大銀幕作品《梅艷芳》,王丹妮從參加新秀時18歲的梅姐演到她40歲最後一次的演唱會。
被認為是梅姐最精彩的電影演出,《梅艷芳》傳記片也有重現《胭脂扣》的經典場面。在這個角色看,王丹妮的五官的確與梅姐很似,兩人有大眼大鼻子,十分上妝的面孔。
在2002年的唱演會,梅姐請來了「哥哥」張國榮擔任唯一的特別嘉賓,並指對方是圈中的最好朋友。在《梅艷芳》電影中,劉俊謙飾演這位梅姐生命中的摯友、心疼的男人,更一同重現《胭脂扣》的經典場面!
古天樂飾演思師劉培基:不少人都會同意,沒有劉培基為梅姐設計百變造型,就不可能令梅姐成為超級舞台王者。今次《梅艷芳》電影裡少不了劉培基的身影,也令人極為期待古天樂如何演繹劉氏對梅姐無私的愛。
要說梅艷芳一生的時尚,可能是一部天后蛻變的歷史。今天世人經常將「梅艷芳」和「時尚」聯繫起來,可說是另類的身後名氣。因為在她在生時,她只被視為「百變」,劉培基為她打造的那些風格很誇張很舞台很戲劇化,但並不能說很時尚。然而時移世易,梅艷芳身上的舊時風格都變成了時裝天橋上的新潮流。而她本人,在引退後再復出的90、2000年代,漸漸將過度風格化的造型褪去,換上更輕的髮妝和更年青的時裝。如果你攤開梅艷芳21年演藝生涯的照片,不難發現那是一場愈活愈年輕的奇幻逆緣。
剛出道時,不論是新秀比賽《風的季節》一鳴驚人的金色戰衣,還是楊凡幫她拍攝的《心債》唱片封名時的「喬治桑」長曲髮,都是非常江湖氣、老得像40歲;甚至有一張斑馬紋連身衫,被出名尖酸刻薄的《號外》選為“dressed to kill”。幸運的是,很快就得到華星力捧,請來形象指導劉培基幫她大改造。
在了解過梅姐的優點後,劉培基把她最美一面盡情放大,在《似水流年》為她穿上西裝大衣;在《壞女孩》給她黑色眼影和絲綢晚裝;在《妖女》給她的婚紗迷你裙;《夢裡共醉》的40年代舊荷里活復古貴婦⋯⋯基本上奠定了她最重要的風格:中性、妖艷、性感(她的性感是露腿露腰少露胸,是骨感多於肉感,《烈焰紅唇》是一次例外)以及古典,往後的演出都是以上幾種的變奏。
《愛將》時期的阿拉伯女郎裝,極盡妖冶,本來不是時裝潮流,但今日看來絕對是靈感!
儘管劉先生功不可沒,但梅姐自己也是對形象外表有己見和重視的,80年年代她接受《明周》訪問時說,她愛看時裝雜誌和時裝騷:
「我每分鐘都在構思一些新形象與觀眾見面。」
關於她早期的時尚造型的誇張,97年她接受關錦鵬導演訪問時表示:
「我想是因為我不太喜歡自己的樣子,我總覺得如果只是一個樸素的面貌是不夠特別的。站在表演者的立場,我覺得包括形象上的包裝 ,都是一種娛樂。」
話雖如此,中後期的梅艷芳的確一層層地脫去了這種over-the-top的包裝。換上Gucci、Dior、Prada等當時最紅的品牌,剪去了厚重的長髮,輕手不少的化妝,梅姐在90年代末起愈活愈後生。
90年代後期,日漸青春化的梅艷芳,褪去濃妝豔抹,換上當時得令的Gucci時裝。
或許,成熟後的梅艷芳很清楚自己的女帝氣場無人能及,無必要每每都擺出個霸氣的樣子。為了寫這篇文,我重看了她的每個演唱會,她的獨特是她既有美空雲雀般的歌藝,又有山口百惠/中森明菜般的有型,但卻比她們都更性感和中性。如今打開韓國女團的MV,人人都有數十件名牌加身,三秒一個鏡頭又換一套,同樣給歌迷無限個人投射——凝視她們也讓我們希望像她們一樣吸引、獲得力量,但只有在梅艷芳身上我才看到一種揮灑自如——歌迷送上一把羽毛扇,她就能風情萬種地舞動起來,或是一隻衣裙、一條流蘇,她都特別懂得運用來表現她的魅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