Fashion
Art
Wellness
Paris
Hommes
Follow
不生育是自私嗎?看蔡瀾、張愛玲暢談不生小孩的原因
Karena Lam is On Our Cover
#FigaroExhibition 群星力撐MF X Leung Mo《See You In My Dream》展覽
#FigaroExhibition Wyman 揭曉 Figaro Exhibition 第二站!
法國五月French May專訪四位香港文藝代表
#FigaroIssue 容祖兒封面專訪|追逐歌手夢
#FigaroIssue 專訪陳漢娜Hanna與Takuro|模特情侶談愛情
當巨蟹座遇上處女座 Tyson Yoshi x 林家謙
53.12k views

不生育是自私嗎?看蔡瀾、張愛玲暢談不生小孩的原因

07.10.2022

很多大城市都面對「少子化」的問題,年輕夫妻有不少都選擇不生育。聽過不少長輩說:「你們這一代,個個都不生育,很多一代一代的傳承、血脈,來到你們這一代就斷了。想來想去,也真覺你們自私。」生育與否,其實是夫婦倆的個人選擇,急不來,也迫不來。其實蔡瀾、張愛玲等名作家都選擇不生育,當中亦有述說過因由。對某些人來說,生孩子是件幸福的事﹐但對另一些人來說,則是一大心理上的重擔。

有人說,這是一個不生育的年代,出生人口每年驟減。(圖片來源:《野人老師》劇照)

蔡瀾談不生育

蔡瀾曾在散文中寫過:我這種人不適宜有孩子。第一,我感到人生的生老病死再加上重重的慾望,不如意多過快樂。我有權說這些,因為我已經過了大半生。

第二,我們一直生活在政治不安定,核爆戰爭隨時會發生的陰影下。
第三,我不相信目前的教育制度,這些教育制度把兒童壓得扁扁的,要是有孩子,我一定不讓他上學校,自己教育和開導,長大後才讓他選擇他要走的路。
第四,「沒有子孫老來寂寞」這句話現在也行不通,他們長大了各自離去,到頭來還不是照樣孤獨?

蔡瀾不生育,自有他的原因。(圖片來源:FB@Chua Lam 蔡瀾)

你也認同蔡瀾嗎?

筆者跟一些年輕夫婦談起不生育的原因,有不少亦有蔡瀾所寫的感受,尤其是在第一點。香港一直是一個高壓城市,工作壓力大,而且比較功利,這一點我是認同的。在《2022全球幸福指數》排名,香港排名81,低於台灣(26)、新加坡(27)、日本(54)以及韓國(59),首3位是芬蘭、丹麥及冰島。如果一個人生活一直不快樂,又如何相信下一代會有所改變,能夠快樂地享受人生呢?

(圖片來源:《野人老師》劇照)

除非移民,否則不生

有沒有聽過已婚朋友說:「除非移民啦,否則唔生了!」?其實除了高壓城市生活得不快樂,亦有如蔡瀾提到的第三點:教育制度問題。我亦是在傳統填鴨式教育中長大,班中每個同學放學後都上補習班,每天訓練試題。香港教育制度,亦是讓很多夫婦對生育下一代有卻步的原因,如果身處芬蘭,基本上每間學校都是happy school的時候,或許港人夫婦對生育,亦有不一樣的想法呢。

(圖片來源:IG@sis3ter)

張愛玲寧願墮胎也不生

張愛玲有過兩段婚姻,但都沒有選擇有下一代。在第二段跟丈夫賴雅的關係中,張愛玲曾一度懷孕﹐當時賴雅65歲,而張愛玲是36歲。最後,張愛玲寧願選擇墮胎也不生﹐有讀者猜想是男方不想要小孩,亦有人指出,這應是張愛玲的決定。

(圖片來源:《第一爐香》劇照)

張愛玲因為缺錢而不生?

有人說,張愛玲晚年潦倒,經濟拮据,為免下一代受苦,只好打胎不生下來。事實真是這樣?其實已有學者證明,晚年的張愛玲只是孤僻,並不淒涼,她在美國有六個戶口,包括花旗銀行、美國銀行等,當時有32萬美元存款,這筆款項在當時來說,亦不算少。因此,張愛玲因缺錢而不生育的原因並不成立,更多的是她個人選擇,她沒有養兒防老的傳統思想,亦對兒女成群沒有幻想。

(圖片來源:《第一爐香》截圖)

讀張愛玲的《造人》

張愛玲曾在《天地》月刊登過《造人》這篇文章,或多或少可以看出她對生兒育女的看法,她是這樣寫的:憑空制造了一個人,然后半饑半飽半明半昧地養大他……造人是危險的工作。做父母的不是上帝而被迫處於神的地位。

(圖片來源:《半生緣》劇照)


《造人》一文還提到:文明人是相當值錢的動物,餵養,教養,處處需要巨大的耗費。我們的精力有限,在世的時間也有限,可做,該做的事又有那麼多——憑甚麼我們要大量制造一批遲早要被淘汰的廢物?

(圖片來源:《傾城之戀》截圖)

生仔要考牌

有人說張愛玲總是這麼絕情,甚至冷血﹐不過張愛玲亦不是在溫暖家庭中長大的孩子,也造成了她個性中的冷。但至少她是一個很聰明,想得通透的女子,如果認為自己不適合當媽媽,肯定是透徹了解自己的性格。一直覺得生仔要考試,在生之前,問問自己,是否有能力去照顧小孩,給他/她一個美好的童年。衝動生下而不好好照顧,這行為才是自私,不是嗎?

(圖片來源:《第一爐香》截圖)

Recommend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