吸引力法則|就算對身心靈認識不深,應該也曾聽說過吸引力法則的概念和《秘密》一書。單靠「想」就能顯化理想的愛情、財富、工作,聽起來很簡單,但很多人在顯化的路上卻總是碰壁。如果你想擺脫事與願違的困境,不妨看看以下3本入門必看的吸引力法則書籍,說不定就能領略到「心想事成」的秘訣。
巴西作家Paulo Coelho的《牧羊少年奇幻之旅》發行至今30多年,最初並沒有得到很大迴響,後來美國前總統Bill Clinton被拍到拿着這本書,就連Madonna和Will Smith等巨星也非常喜歡,才讓大眾關注作品。
故事講述年輕牧羊少年反覆夢到埃及金字塔下藏着寶藏,為了尋寶決定賣掉羊群遠征到埃及,展開尋夢之旅。途中他遇到許多人,學到聆聽自己內心的聲音,最終到了埃及發現金字塔下根本沒有什麼寶藏,真正的寶藏是旅途中收獲的寶貴經驗和智慧。
書中有一句著名的金句:「當你真心渴望某樣東西時,整個宇宙都會聯合起來幫助你完成。」吸引力法則的第一步,就是要清楚自己想成為怎樣的人。莫說創造理想人生,許多人連自己想要什麼都不知道。再者,與其只着眼結果,不如把過程中所有經歷都當作學習與成長的機會,如此一來禮物和恩典其實無所不在。“Alchemist”意思就是煉金術,先弄清楚自己的方向,再努力成為自己人生的鍊金術師吧!
相信很多人都聽過顯化可以透過重複肯定句和想像願望已經實現的畫面。《感覺是秘密》的作者Neville Goddard提醒我們,顯化的秘密其實在於感覺,因為感覺是將想法傳達給潛意識的唯一媒介。所以想像的時候,最重要的不是視覺畫面,而是隨之湧現的情緒。想吸引財富,就要去感受「我是豐盛的,我擁有所需要的一切」。
你愈感覺到某種狀態,就愈容易變成那種狀態,所以匱乏只會吸引更多的匱乏。作者還提到,睡前是潛意識最易接受新信念的時刻,想加速顯化的話,不妨試試睡前專注於願望已實現的場景,並帶着這種感覺入睡,讓潛意識在睡眠中鞏固信念。
透過思想來創造自己想要的人生和機遇,聽起來很玄,但其實概念有點像佛教的「心隨境轉」,你是怎樣的人,就會看到怎樣的世界。Jane Roberts在《個人實相的本質》一書中,就解釋了信念對我們個人及社會的影響,協助我們探索自己的信念,從而有意識地掌握自己的人生。
那些我們未曾察覺、卻深信不疑的潛在信念,例如「我不夠好」、「人性險惡」、「我不值得被愛」,其實是塑造人生的主要力量。我們所經歷的事情,正是這些內在藍圖和潛意識呈現出來的實相,概念類似心理學當中的「自我實現預言」。所以當意識到是什麼信念引發了現在的處境,就要嘗試用更積極、更有力的新信念來取而代之。
Ford創辦人Henry Ford有句名言:「無論你覺得自己做不做得到,你都是對的。」信念影響我們的行爲,而行為將決定我們的一切。若總覺得自己倒霉,就算有機會和好事也注意不到;相反,如果相信自己是幸運的人,就愈是能從生活中發現小確幸,就像我們真的能把幸運的人事物「吸引」過來一樣。看完《個人實相的本質》以後,也許你會發現吸引力法則其實沒那麼神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