若說葡萄酒是時間的藝術品,那麼陳年葡萄酒更是這門藝術的極致體現,口感與風味隨時間變化,要待開瓶一刻才知道是驚喜還是遺憾。老酒一瓶少一瓶,正如法國稀有與老年份葡萄酒國際協會副主席丁汀所說:「老酒最美的一點就是,今天開瓶是它人生最美的一天,但也是它死亡的一天。」
葡萄酒的魅力,在於紅葡萄酒的風味會隨時間而演變。一級香氣來自葡萄本身的果香,二級香氣是源自發酵過程與橡木桶陳釀帶來的風味,如煙熏或巧克力味等,三級香氣則是葡萄酒在瓶中陳年所發展出來的香氣,像是蘑菇、潮濕森林,甚至是松露、乾花或普洱茶的韻味,層次豐富而細膩。
「一開始喝可能會捉摸不到到底裡面有哪些香味,讓酒在杯中跟空氣接觸、慢慢氧化,它慢慢就能夠表現最完美的狀態。」
在什麼也講求效率的時代,現代人連喝酒也不太喜歡等待。如今很多酒莊都希望釀好的酒年輕時就能喝,但原來以前波爾多或勃根地的老酒大多是為了陳年而釀造。「典型的二戰時期半手工瓶老酒瓶底都做得很深,莊主本質上是希望酒可以沉澱一定的時間才被飲用,倒酒的時候深瓶底可以卡住沈澱物,讓渣子不太容易掉出來。」
酒的陳年潛力要視乎葡萄品種和年份,而保存方法也會影響葡萄酒的狀態,丁汀分享說,82年的Lafite可能要再過幾年才喝,弱年份的酒可能經不起久放。「我的工作是做葡萄酒鑑定,跟拍賣行、法院、公證處等機構合作,做估價和評估。我們發現了一個共同特點,好的老酒窖一定是沒有人進去過或動過,酒標都很醜。」
雖然酒不一定愈老愈貴,但就算過了最佳適飲期,有些舊年份葡萄酒依然是有價有市,比如1900年左右的酒。
「只要你能堅持到100年以上,無論是好年份還是差年份,都會有人想要這酒,因為你喝的不再是酒,喝的是歷史。」
提到葡萄酒拍賣,不得不提有「勃根地酒神」之稱的Henri Jayer。這位傳奇釀酒師於2006年去世,2001年出產的Cros Parantoux成為了他釀造的最後一批酒,他的酒已成絕響,現時市面上流傳的其實不少是假酒。
「市面上流通的Henri Jayer酒裡面95%可能都是假的,只有5%是真的,所以判斷真假是老酒行業非常重要的一環。雖然不能把鑑定的知識都教給大家,因為第一個受用者就是做假酒的人,但希望能將老年份葡萄酒文化帶給全世界,讓大家可以享受一些好的老酒。」
稀有與老年份葡萄酒國際協會(L’Association Internationale des Vins Rares et Vieux Millésimes)總部設於巴黎,致力保育、研究與推廣全球最珍稀、最具歷史價值葡萄酒,主席Olivier de Cayron除了是資深葡萄酒學者,更是19世紀著名植物學家、地理學家及勃艮第風土地圖創建者 Jules Lavalle 博士的後人。
最近協會首次在香港舉辦品鑑盛會,與葡萄酒收藏家及文化界人士分享年份稀有老酒和葡萄酒文化,席上品嚐了來自香檳王CHAMPAGNE DOM PÉRIGNON、勃根地名莊CHAMBERTIN, A. ROUSSEAU、波爾多頂級酒莊CHÂTEAU AUSONE等10款精選稀有老酒。協會將與香港合作夥伴The Golden Dew開辦進階葡萄酒課程,由副主席丁汀親自教授年份鑑別與收藏倫理等知識,各位葡萄酒愛好者不要錯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