記得外國有一個 IG 帳戶—— hotdudesreading,記錄在紐約地鐵上看書的型男。看似無聊,而且板主絕對是醉翁之意不在酒,純粹𥄫仔,不過搞咁大壇嘢,無非想同你講,在一個科技發達的年代,放低電話,養成閱讀習慣。
香港生活節奏急促,就連行步路都要同人鬥快,當然無暇理會身邊發生的事物。但有沒有想過你和我每日擦肩而過的風景,它可以是一班阿伯在公園下棋打躉、老是常出現的渠王街招和停泊在街邊的椅子,這些看似無關痛癢又理所當然存在的事物,恰好,造就每個地方獨有的面貌和文化。
香港有一個通渠廣告走遍18區,寫上「渠王 免棚 9226 3203 專通渠廁水喉 廚房浴室劏房」。71歲的渠王嚴照棠,在50年前第一次寫下這道廣告以作餬口,塗鴉多年「失手」被罰款在所難免,不過,當然亦有客人有生意的時候。
有人封渠王為「九龍皇帝」曾灶財之後的另一街頭藝術家,一個廣告他只需20分鐘便完成。這一道作品,他寫過逾7000次,駕輕就熟,字型50年不變,但細看下他有時會用粉紅色油漆寫字、有時是白色字用上粉紅色綑邊、有時只寫上渠王和電話,內容視乎心情和空間而定。
任何階層都會搭地鐵,有趣的是,我們可以從衣著中估計其職業、身份或性格。不知有沒有為你們提供每日的穿搭靈感呢?
這個帳號相信已經有很多人認識(搞不好你曾投稿/被拍到),始終好多人返工放工好似大長征,車程足夠去到一轉台灣,所以大家都會爭取時間補眠,簡直瞓到忘我境界。
時裝界流行的阿伯時裝,倒不如來一個真的 Dad shoes、Dad cap、Dad shirt
和 Dad pants。這個 IG 記錄了香港伯伯的穿搭,當中的衣著跟現時流行的單品,根本沒兩樣,而且伯伯著得有型多了。
版主曾向我們悄悄說,爸爸過世後就放棄了再經營帳號,但發現原來大家仍喜歡他捕捉老人家們的穿搭,終於在經過半年後有動力重拾起來。大家要多多支持呀!
不知道大家有沒有發現,在一些郊區的巴士站,總有一排天殘地缺,不是沒了椅背,就是坐墊被𠝹爛的櫈。它們來自五湖四海,可能是辦公室的氣墊櫈或不同家庭棄掉的餐椅。不管這些櫈孤獨地佇立在路邊或是停泊在天橋下,它們亦為我們暫時紓緩腳部疲累,同時亦是老人家的心靈慰藉。
有人說過,生活是最佳的創作靈感,有時看似無聊但偶然的風景,或許可以刺激思考,得到啟發。所以,放下電話,留意身邊有趣的人與事,相信會為你帶來意外的收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