Fashion
Art
Wellness
Paris
Hommes
Follow
6月香港藝術展覽:Eaton HK同志驕傲月活動、日本藝術家山田正亮回顧展、法國五月攝影展
Karena Lam is On Our Cover
#FigaroExhibition 群星力撐MF X Leung Mo《See You In My Dream》展覽
#FigaroExhibition Wyman 揭曉 Figaro Exhibition 第二站!
法國五月French May專訪四位香港文藝代表
#FigaroIssue 容祖兒封面專訪|追逐歌手夢
#FigaroIssue 專訪陳漢娜Hanna與Takuro|模特情侶談愛情
當巨蟹座遇上處女座 Tyson Yoshi x 林家謙
Art
4.86k views

6月香港藝術展覽:Eaton HK同志驕傲月活動、日本藝術家山田正亮回顧展、法國五月攝影展

02.06.2025

踏入6月仲夏,天氣開始悶熱。不喜歡戶外活動的朋友,最近香港將舉辦多個藝術展覽,如林嘉欣、韓幸霖及江逸天的聯展《三的法則》、日本藝術家山田正亮回顧展、法國新浪潮Chantal Stoman攝影展覽等。適逢同志驕傲月,Eaton HK也準備了一系列以有關同志文化的文藝活動。Madame Figaro為你整理了必訪的6月香港藝術展覽!

(圖片來源:IG@lagaleriehk)

6月香港藝術展覽|《綻放東南亞——和光異彩》聯展

近年不少東南亞藝術家的作品也因獨特的歷史色彩和文化底蘊而備受關注。Lucie Chang Fine Arts近日帶來《綻放东南亚—和光異彩》聯展,呈獻4位來自東南亞地區的藝術家Erthh、Dabi Arnasa、Gabriel Cheah及Meliantha Muliawan之作品。

來自峇里島的藝術家Dabi Arnasa(圖片來源:Lucie Chang Fine Arts)

泰國藝術家Erthh受動畫片的啟發,將自己描繪在動畫人物的卡通世界之中,邀請觀眾一起重溫童年的快樂時光。來自巴厘島的Dabi Arnasa以「夢」為題,結合峇里島傳統藝術與超現實主義,重構夢境的意象。

Erthh《Fight for it》(圖片來源:Lucie Chang Fine Arts)

馬來西亞藝術家Gabriel Cheah擅長以混合媒介創作,這次將展出的雕塑和掛牆藝術作品以他出生地的黏土製作而成,探索他故鄉從殖民地時代到現今的歷史遺址不同時代階段的意義。印尼藝術家Meliantha Muliawan則從日常物品出發,透過作品邀請觀眾反思看似平凡的物件如何影響人類行為,以及呈現社會環境的縮影。

Gabriel Cheah《BEAUTIFULLY ROTTEN》(圖片來源:Lucie Chang Fine Arts)

《綻放東南亞——和光異彩》聯展
日期:即日起至6月21日
地點:Lucie Chang Fine Arts(香港黃竹坑黃竹坑道65號志昌行中心12樓C室)

6月香港藝術展覽|Marimekko首個香港大型展覽《Field of Flowers》

熟悉芬蘭設計師品牌Marimekko的朋友,應該都知道花卉是品牌印花藝術中的靈魂。今年Marimekko亞太巡迴展覽《Field of Flowers》首次來到香港,以年度主題「花卉百態」(The Anatomy of Flowers) 為靈感,即日起至6月22日於南豐紗廠展出由5位新生代印花設計師創作的25款全新花卉印花設計,包括Erja Hirvi、Masaru Suzuki、Aino-Maija Metsola、Antti Kekki及Eija Vehviläinen。

(圖片來源:Marimekko)

除了能在現場欣賞到幾位設計師的創意,Marimekko更將部分展出的印花作品應用在品牌經典產品中,並於展覽期間在南豐紗廠Marimekko期間限定快閃店獨家發售,限量產品包括Tote bag、散子包、家品、收藏明信片等,各位花花迷記得把握機會!

(圖片來源:Marimekko)

(圖片來源:Marimekko)

《Field of Flowers》
日期:即日起至6月22日
地點:南豐紗廠

6月香港藝術展覽|《三的法則》

數字「三」在文化、宗教與藝術史承載著重要的象徵意義。從基督教的「三位一體」到古典戲劇的「三一律」,三重結構都代表着完整性與動態平衡。otherthings by THE SHOPHOUSE聯展《三的法則》邀請林嘉欣、韓幸霖及江逸天3位藝術家透過陶瓷、繪畫及作曲音樂3種不同媒介創造「三位一體」的集體和諧。

(圖片來源:《三的法則》)

林嘉欣的陶瓷作品以「平衡」為主題,展現藝術家與材質、意圖與自然形態之間的交流。韓幸霖就以畫作探索色彩與抽象領域,挑戰觀眾的感知方式。而音樂藝術家江逸天則以城市或民謠式的吟唱與呢喃呼應林嘉欣的的陶瓷月亮罐。每位藝術家的作品看似獨立存在,卻又能一同共生,呈現了一場跨感官和藝術領域的對話。

(圖片來源:《三的法則》)

(圖片來源:《三的法則》)

《三的法則》
日期:即日起至6月29日
地點:other things by THE SHOPHOUSE(大坑新村街31號)
預約查詢:+852 5201 9555 / [email protected]

6月香港藝術展覽|《Lupus Reimagined》藝術展

紅斑狼瘡是常見的自身免疫系統疾病,據估計香港每10萬人中就有約60人患有此症,非牟利組織「My Lupus Diary」最近帶來《Lupus Reimagined》藝術展覽,展出9位紅斑狼瘡症患者的創作,透過攝影、繪畫與立體裝置等作品,呈現病友對身體與情緒轉變的深刻詮釋。

(圖片來源:My Lupus Diary)

展覽中最受矚目的系列之一,為MLD與香港名模合作拍攝的藝術照片。模特兒頭戴由紅斑狼瘡患者親自設計、象徵堅強與蛻變的創意頭飾,以極富視覺衝擊力的形象,引導觀眾正視病患的內在掙扎與韌力。

(圖片來源:My Lupus Diary)

《Lupus Reimagined》藝術展
日期:即日起至6月30日(星期一至日上午9時至晚上8時)
地點:九龍旺角亞皆老街8號朗豪坊辦公大樓5樓大堂

6月香港藝術展覽|Eaton HK「取向未來」驕傲月活動

為響應6月全球「同志驕傲月」及7月的「身心障礙驕傲月」,Eaton HK將以「取向未來」為主題,於6月9日至7月20日期間舉辦一系列有關多元性別和性小眾文化的活動,帶出邊緣群體面對全球文化變遷及挑戰下的堅韌與反抗精神。

(圖片來源:Eaton HK)

《Soft Crash攝影展:時尚、性別與酷兒凝視》

傳統上,時尚和攝影經常被框限於二元對立的框架中,透過異性戀主流和男性視角來呈現作品。《Soft Crash》透過酷兒、跨性別及非二元性別的攝影師及被攝者的視角挑戰這種狹隘觀念。我們一般覺得停車場只是個短暫停留的空間,從來不是主角,展覽特別選址Eaton HK停車場上落客區,以此隱喻許多酷兒人士的生活經歷——總是在不同邊界之間徘徊,存在於抵達與離開、可見與被忽視之間。

(圖片來源:子朗)

在提倡多元共融的時代,性小眾依然活在「可見」與「被理解」的夾縫之間。為了找到歸屬感,我們為自己貼上各式各樣的標籤,而那些難以定義的生命經驗,又會否因此失去了原本的開放與留白之美?

(圖片來源:子朗)

《Soft Crash攝影展:時尚、性別與酷兒凝視》
日期:即日起至7月20日
地址:香港逸東酒店停車場
閱讀更多:專訪策展人郭家賜Kary Kwok

義肢:酷兒、夬兒藝術表演與檔案展覽

身心障礙在文化敘事和論述中經常被歪曲為勵志故事,但小眾需要的其實是一視同仁而非刻意的關心。藝術家王溪曼和楊小芳受David T. Mitchell和Sharon L. Snyder提出的「以身心障礙為敘事手法」啟發,將以展覽和行為藝術從酷兒和夬兒(Crip)的視角出發解構並批判充滿偏見的文化敘事,帶出小眾群體的真實故事。

王溪曼表演Le rêve, «dieu des sauvages»(圖片來源:Eaton HK)

日期:6月13日至7月20日
地點:香港逸東酒店 Tomorrow Maybe

Queerest呈獻:變裝劇場表演和藝術家座談會

變裝文化由當年的地下次文化逐漸演走向主文化,然而大眾可能依然對這種藝術形式有誤解。上海變裝社群Queerest將呈獻變裝表演,變裝界新星Yihao及一眾變裝夥伴將揉合前衛的視覺效果和動感,透過沉浸式劇場表演帶領觀眾進入酷兒天堂,挑戰順性別和異性戀的主流敘事。演出後,Yihao將與中國內地變裝表演者對談,討論中國內地變裝藝術的發展現況。

(圖片來源:Eaton HK)

日期:6月28日
地點:香港逸東酒店4樓音樂室

6月香港藝術展覽|《整體性的探索:1950 – 1998 繪畫》回顧展

近年日本戰後藝術逐漸備受關注,其中一位對戰後日本抽象藝術的發展有深遠影響的正是日本畫家山田正亮(1929 – 2010)。山田正亮曾經歷3次東京大空襲,也體會過家園被摧毀的創傷。深受戰爭經歷影響,他早期的藝術語言蘊含許多以無常或死亡為主題的事物,後來發展成以細膩的單色調和重複性高的抽象藝術,作品看起來微妙而平靜,與暴力和混亂形成鮮明對比,似乎暗示了一場超越的過程。

Yamada Masaaki, Work C. 067, 1960, Oil on canvas, Framed, 56.5 x 36.5 x 3.5 cm, 22 6/25 x 14 37/100 x 1 19/50 in, (YM_0010).(圖片來源:Shane Akeroyd & WKM Gallery)

《整體性的探索:1950 – 1998 繪畫》回顧展展出的畫作由安定山收藏,匯集了山田正亮3大系列的代表性作品:〈Still Life〉、〈Work〉和〈Color〉 ,概括了他從沉靜的靜物畫到節奏感強烈的抽象作品,最後到冥想般的色域畫3個階段的演變歷程。讓我們透過層層疊加和充滿冥想氛圍的色彩一窺山田正亮得內心世界。

《整體性的探索:1950 – 1998 繪畫》回顧展
日期:6月7至21日
地點:WKM Gallery(香港黃竹坑道62 號科達設計中心20樓)

6月香港藝術展覽|陶藝家稲富淳輔Junsuke Anatomy《Stillness》

日本藝術家的個展還有陶藝家稲富淳輔的《Stillness》。稻富淳介的作品可謂體現了日本人以簡為美的哲學,柔和的白配上極簡的型態,為觀眾提供了沈默、停頓和反思的空間。作品採用的是信樂町的陶土,藝術家先薄薄地塗上一層白色泥漿,然後再反覆燒製,令陶瓷散發出柔和的霧面光澤。

(圖片來源:IG@ jun_suke_ina_tomi)

細看的話,你會發現作品呈現稍微不對稱的造型,表面上還能看到一些指紋,而這些「不完美」正好保留了藝術家觸感的溫潤。作品既因脆弱而空靈,又因不完美而謙遜,帶領觀眾感受日本傳統美學中「幽玄」的概念。

(圖片來源:IG@ jun_suke_ina_tomi)

Junsuke Anatomy《Stillness》
日期:6月7至21日
地點:WKM Gallery(香港黃竹坑道62 號科達設計中心20樓)

6月香港藝術展覽|已故意大利藝術家Salvatore Emblema個展

大自然是不少藝術家的靈感泉源。已故意大利藝術家Salvatore Emblema 1929年出生於維蘇威火山(Mount Vesuvius)腳下的小鎮泰爾齊尼奧(Terzigno),一生大部分時間於此生活創作,因此作品深受意大利南部火山區地貌的啟發。

(圖片來源:白立方畫廊)

White Cube Hong Kong白立方畫廊舉行Salvatore Emblema的個展,展出藝術家橫跨40年創作生涯的作品,讓觀眾感受火山地貌如何影響他作品的物質構成和概念根基,以及藝術家如何不斷深入探索場域、物質與繪畫表面。

(圖片來源:白立方畫廊)

Salvatore Emblema個展
日期:即日起至7月5日
地點:White Cube Hong Kong(香港中環干諾道中50號)

6月香港藝術展覽|法國新浪潮Chantal Stoman攝影展覽

提到電影藝術的黃金歲月,不得不提1950年代末的法國新浪潮。法國五月藝術節活動之一《法國新浪潮Chantal Stoman攝影展覽》將展出法國攝影師和電影製作人Chantal Stoman的作品。

(圖片來源:IG@lagaleriehk)

Stoman以詩意的敘事而聞名,擅長捕捉鞋子、包包、眼鏡和帽子等配件,創造出超越時尚的場景,成為人物驅動敘事的關鍵。Stoman去年在DOC LA電影節中獲得最佳國際紀錄片獎,對法國新浪潮有興趣的朋友,不妨透過她的鏡頭感受她獨特的敘事和藝術語言。

Visting Paris #3, 2007(圖片來源:Chantal Stoman)

法國新浪潮Chantal Stoman攝影展覽
日期:即日起至6月21日
地點:巴黎畫廊 1839(香港中環荷李活道74號地下)

6月香港藝術展覽|《藝術・科技》展覽

《藝術・科技》展覽一直以來以探索城市文化與未來發展為主軸,今屆展覽以「燈塔」為主題,靈感來自香港的獨特海洋地理與城市景觀,以及作為港口城市的歷史記憶。策展團隊借用本地作家舒巷城筆下的燈塔意象,媒體藝術家林欣傑以霓虹燈構築燈塔裝置,勾勒出香港從昔日的漁港到今日高樓林立的城市的城市記憶與文化身份。觀眾還可以透過現場的電話筒聆聽由海浪動態實時譜寫的樂章,沈浸在一趟多重感官的旅程之中。

(圖片來源:《藝術・科技》展覽)

展覽期間將有現場音樂演出、紀錄片放映、分享會及導賞團等一系列精彩活動。
6月14日晚上林欣傑將與鋼琴演奏家朱肇階攜手帶來「燈塔—林欣傑✕ 朱肇階音樂演出」,即場演繹以海浪動態生成的樂譜,以鋼琴與霓虹燈樂器呈現海浪編織的旋律與光。兩節現場演出分別於晚上8時15分和9時15分上演,有興趣的朋友切勿錯過!

(圖片來源:《藝術・科技》展覽)

《藝術・科技》展覽
日期:6月14日至7月13日(上午10時至晚上10時)
地點:尖沙咀海港城海運觀點

6月香港藝術展覽|《筆脈珍傳:法國珠寶巧藝二百年 (1770-1970)》展覽

珠寶設計無論從初步構圖至水粉畫繪圖都別具特色,呈現珠寶製造過程在不同階段中的藝術美感、色彩和材料應用。香港大學美術博物館與L’ÉCOLE珠寶藝術學院最近攜手呈獻《筆脈珍傳: 法國珠寶巧藝二百年(1770 – 1970)》展覽,探索不同著名法國珠寶品牌珠寶圖稿的豐富歷史。

(圖片來源:《筆脈珍傳:法國珠寶巧藝二百年 (1770-1970)》展覽)

(圖片來源:《筆脈珍傳:法國珠寶巧藝二百年 (1770-1970)》展覽)

珠寶圖稿在珠寶創作中至關重要,更是工匠的參考,但有關珠寶圖稿的研究及著作寥寥可數。是次展覽展出約100幅精選繪圖及13件細緻珠寶作品,當中圖稿主要來自19世紀。法國珠寶製作源遠流長,影響深遠,對珠寶有興趣的朋友切勿錯過!

(圖片來源:《筆脈珍傳:法國珠寶巧藝二百年 (1770-1970)》展覽)

《筆脈珍傳:法國珠寶巧藝二百年 (1770-1970)》展覽
日期:即日起至10月5日
地點:香港大學美術博物館(般咸道90號薄扶林)

6月香港藝術展覽|《Amazing Toy Show x Grade 10 Card Show》

近年愈來愈多朋友入坑收藏卡,潮流玩具與交易卡逐漸從興趣收藏演變成另類投資資產。首屆《Amazing Toy Show x Grade 10 Card Show》結合原創潮流設計與收藏卡文化,為大眾投資者與收藏玩家提供展示最新潮玩設計、稀有卡牌、獨家限定作品。

《2024 Amazing Toy Show》(圖片來源:《Amazing Toy Show x Grade 10 Card Show》)

聯展將延續話題門票設計傳統,推出A、B、C及D共4款精美套裝或門票:A、B款為門票連人偶,而D款為門票。今屆亮點C款門票連收藏卡套裝特別邀請「Labubu之父」龍家昇設計The Monster Series Promo 13收藏卡。每張收藏卡均由卡片鑑定機構CGC(Certified Guaranty Company)進行評級鑑定,勢必掀起搶購熱潮!

(圖片來源:《Amazing Toy Show x Grade 10 Card Show》)

(圖片來源:《Amazing Toy Show x Grade 10 Card Show》)

《Amazing Toy Show x Grade 10 Card Show》
日期:6月21至22日
地點:香港灣仔堅尼地道15號合和酒店16樓Grand Ballroom

6月香港藝術展覽|《Matchlegacy: Shirts that Defined the Game》英超曼聯珍藏展

最近英超球隊曼聯時事隔12年再訪港,不知道各位球迷有沒有親身到場感受氣氛?錯過球賽也沒關係,銅鑼灣時代廣場與Supreme FC合辦《Matchlegacy: Shirts that Defined the Game》展覽,展示多位曼聯知名球員的實戰球衣、特別設計的球衣、裝備以及獎座等,當中更包括基斯坦奴朗拿度的實戰球衣。除了能近距離欣賞一系列別具意義的球衣,場內亦設有期間限定店,出售多款曼聯現役球員的親筆簽名限定商品,各位球迷記得把握機會朝聖!

(圖片來源:《Matchlegacy: Shirts that Defined the Game》)

(圖片來源:《Matchlegacy: Shirts that Defined the Game》)

《Matchlegacy: Shirts that Defined the Game》
日期:即日起至6月15日
地點:銅鑼灣時代廣場2樓中庭

 

    Recommended